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辽阔草原上,石永志是北疆警察忠诚担当的缩影,更是“蒙古马精神”的鲜活注解。现任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公安局副局长、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石永志是全国首支公安骑警队“海东青”的创始人。二十多年的从警生涯,他用马蹄丈量忠诚,将“蒙古马精神”刻进骨血,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办”。
大型活动执行安保任务。
做“蒙古马精神”的弘扬者
“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蒙古马精神的时代内涵。作为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汉子,石永志始终如蒙古马一般朴实坚韧,拼搏奉献在最艰苦的基层一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把党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做好新时代牧区公安工作的强大动力。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始终坚持知行合一、注重示范引领,从警以来,他几乎没有和家人过过一个团圆年。他是女儿眼中说话最不算数的爸爸,却常年帮扶5名贫困户,长期资助一名被电击致残的儿童……
近年来,石永志两次作为“全区公安英模先进事迹宣讲会”报告团成员,深入全区各地作巡回报告,用生动鲜活的事迹诠释了坚定不移的忠诚信仰。
驯马训练。
做“两个屏障”的守护者
陈巴尔虎旗地处中俄边境,边境线长206.7公里,地理位置特殊。石永志与边防连队协调开展联防联勤工作,开创了“六合一巡逻”模式,组织开展了“二访三进四巡五宣”活动,年累计边境沿线暗访检查48次、反恐宣传12次,边防巡逻里程超8万公里,为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眼建设生态安全屏障需要,秉承生态文明与警务管控双融合理念,2015年,石永志组建了“海东青”骑警队。针对一些不法分子盗挖野生草药、破坏草原生态的实际,石永志带领骑警队员常年巡防在草原深处,累计侦办盗挖野生草药案件32起。2023年5月,边境辖区发生草原火灾,石永志第一时间请战,带领特警队员奔赴火场,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扑灭了这场火灾,而这已经是他第7次征战草原火场。
聚焦全旗生态旅游发展实际,石永志带领他的骑警队驻守在莫日格勒河景区,面对景区面积大、游客多的管控压力,骑警队发挥机动灵活的优势,精准布警、精细管控、精心服务,着力打造“民警就是导游、队伍就是风景、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守护”的旅游警务模式,以优质的警务服务提升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2023年暑期,“海东青”骑警指挥交通的视频火遍全网,累计点赞量破千万。2024年2月3日,“海东青”队员作为“十四冬”火炬传递的特殊护跑手,再次向全国人民展示了骑警队的风采。
走访牧户宣传法律知识。
骑射训练。
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践行者
“遇到困难就给石永志打电话”是这片草原上牧民的常用语,也是警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
从驻守莫尔格勒警务站起,石永志积极协调景区、嘎查和相关单位,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建立了便民党员服务室,筹备组建了义警队,创新“12345”工作法,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新时代“枫桥经验”特色、新牧区特点的警务运行机制。
辖区草场属于三个苏木的交界地带,针对经常发生草场纠纷的实际情况,石永志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实行“五方联调”机制,牵头组织双方当事人所在苏木和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开展对接、联调工作,着力化解矛盾、解决纠纷,让大家带着问题来、握手言和走。截至目前,先后化解矛盾纠纷102起。
为了防止出现牧民因牲畜多、路途遥远,季节转场过程中时常发生意外的问题,石永志提前走访周边牧民毡房,了解记录每一户牧民的转场时间,只要工作不冲突,都会帮群众转场。
一次,牧民在转场时遭遇大雨,牛羊跑散,他冒雨带领骑警队员接连在4个嘎查找了10多天,找回牛羊1000多头(只)。
石永志和他的“海东青”们,每一天都是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小事”办起,仅2023年就救助群众466人,为牧民群众找回走失牲畜2000余头,牧民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们为“马背上的贴心人”。
从警路长,信仰在心中不曾有一丝杂念;使命在肩,担当实干不曾有一点懈怠。石永志把公安事业作为毕生追求,在新时代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他的“海东青”也在新征程中展翅腾飞,成为呼伦贝尔草原的最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