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雪英)为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内蒙古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违法犯罪一律依法惩治,近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犯罪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工作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在自治区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环食药侦部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内蒙古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
全区各级环食药侦部门以公安部“昆仑”专项行动为总牵引,统筹推进“打击非标油”“打击整治制售伪劣燃气具”“青少年版权保护”“剑网2024”“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电动车安全隐患整治”“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打击侵犯商业秘密、专利权、商标权犯罪”“农资打假”“净风”“肉制品犯罪集中打击整治”“两超一非”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的凌厉打击攻势,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区公安机关共破获涉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8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31名,涉案金额8.6亿余元。
据悉,2024年,全区累计举办各类销毁活动11次,销毁商品6万余件、总重量达12.5吨、总货值1406.2万余元,涉及假劣服装鞋帽、医疗器械、食品、药品、烟酒、汽车用品、儿童玩具、农资产品以及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等类别。
下一步,全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犯罪,以及侵犯地理标志和“蒙”字标品牌,制售假冒伪劣电动车、电池、燃气产品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做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