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处  铁骨写春秋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1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21

大漠孤烟处 铁骨写春秋

阿拉善盟护路联防队员护航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纪实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王维笔下的苍茫诗境穿越千年时光,落在阿拉善盟这片被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的荒漠戈壁,悄然化作一群铁路守护者坚毅的剪影。

临哈铁路全长1390公里,其中阿拉善盟管内护路里程达1005公里。它宛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穿行于这片金色沙海。作为“一带一路”“疆煤外运”“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通道,这条钢铁动脉每年吞吐数亿吨煤炭与矿产,是中国和蒙古国能源合作的运输大动脉,是连接西北边疆与内地的重要经济纽带。而守护这条钢铁脉络的,是阿拉善盟护路办的143名护路联防队员们,他们以铁骨丹心,在荒漠戈壁间书写着当代版的大漠“护路诗篇”。

冬季巡线

宣传护路知识入户宣传

春·风沙里的铜墙铁壁

4月的阿拉善,沙尘暴是常客,黄沙在天地间肆意翻涌,狂风裹挟着砂砾横冲直撞,茫茫戈壁瞬间被吞噬在一片昏黄混沌之中。护路员孟克巴根弓着身子,在肆虐的狂风中艰难前行。尖锐的砂砾如万千钢针,无情地扎在他脸上,震耳欲聋的风声几乎要刺穿耳膜。

当巡查至临哈线K369涵洞口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心头一紧。连续多日的沙尘侵袭,涵洞口及两侧的简易护网已被深深掩埋,目测沙埋深度在60至120厘米不等,人畜通行的涵洞被沙土彻底封堵,一旦有牲畜误入铁路,后果将不堪设想。孟克巴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将险情上报给阿拉善盟护路办。

盟护路办接报后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协调属地乌力吉苏木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勘查。一支由护路联防队员组成的应急抢险队火速集结,并紧急调配了当地牧民的一台铲车装载机。机械的轰鸣声与呼啸的风声交织在一起,铲斗如钢铁巨臂,来回穿梭着奋力清除堆积的沙土。护路员们顶着漫天风沙,手持工具对简易护网进行加固、加高,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沙埋隐患最终被彻底清除。

夏·烈日下的织网人

7月的阿拉善,热浪蒸腾,地表温度高达60℃,空气里浮动的热流仿佛能将鞋底融化。然而,护路员们的责任心从未“降温”,他们身上的黄马甲浸满盐霜,似一片片倔强的胡杨叶,在沙丘与戈壁间勾勒出流动的金色轨迹。肩上的工具包随着脚步叮当作响,铁丝与钳子的碰撞声在空旷的戈壁滩上格外清脆,仿佛是他们无声却铿锵的安全誓言。

正午时分,护路员新吉勒图巡查至K326区段时停下了脚步,一段被牲畜撞歪的护网出现裂口,如不及时修补,随时可能有牲畜闯入护网,危及行车安全。他二话不说,迅速从磨旧的工具包中取出铁丝,屈膝跪在滚烫的砾石上,用布满老茧的手掌攥紧铁丝,将一端缠绕在破损处,另一端用力拧紧,每一次拧转都饱含着他与烈日对抗的坚毅,豆大的汗珠顺着晒得黝黑的脸颊滑落,可他手中的动作却丝毫不曾慢下半分。

由于修缮材料有限,他就地取材,弯腰捡拾戈壁滩上大小合适的石块,用石块压实护网底部,又搬来废弃的彩钢板仔细堵严护网底部空隙。当列车裹挟着热风掠过,车窗里闪过的那抹跳动的金色身影,正是这个夏天戈壁滩上最动人的坚守

画面。

秋·暮色中行走的宣传员

10月的胡杨林将戈壁染成金色,当秋风掠过护路员手中的巡线手册,沙沙作响的纸页又增添了新记录:“K667+300处护网铁丝断裂,已用回收铁丝加固;13时20分K663发现羊群聚集点,需入户宣传。”手册上的每一页字迹都承载着他们在5公里巡线路上的责任。在广袤寂寥的戈壁,冰冷的防护设施远不足以构筑安全屏障,唯有在牧民心中编织起无形的守护之网,才能真正筑牢铁路安全防线。

暮色漫过胡杨林时,护路员查干楚鲁的摩托车停在一顶飘着炊烟的毡房前,他掀开缀着驼毛流苏的厚重门帘,咸香的奶茶混着牛粪炉火的暖意扑面而来。“敖特根大姐,放牧的时候可得多留心,千万别让牛羊靠近铁路,危险着呢!”巴特尔指着宣传手册里牲畜进入铁路危及行车安全的漫画,用蒙古族语轻声叮嘱着。女主人热情地端上刚熬好的奶茶,高兴地说:“上个月多亏你及时拦住那些调皮的山羊,不然我只能去铁路边上捡羊毛啦。”

这样的场景,在无数个秋夜的牧道上反复上演。当护路员们再次跨上摩托车,驶向远处的毡房,车辙印在月光下延向远方,一句句贴心的叮嘱伴着奶茶的香气,融入牧民的炊烟里,如同梭梭树的根系,深深扎进戈壁深处的每一顶毡房、每一片草场,让安全防线愈发牢固。

冬·风雪中驼背上的账本

1月的阿拉善盟,最低气温直逼零下25℃,刺骨的寒气顺着衣领直往里钻。护路员额尔登达来将身上的羊皮袄紧了又紧,套上醒目的黄色马甲,将北斗手持终端机别在腰间。“老伙计,今天的风跟刀子似的,咱们得走快点。”他轻轻拍了拍骆驼的驼峰。这头陪伴了他25年的骆驼,是他最忠诚可靠的战友。骆驼有着超强的耐饥抗寒能力与精准的辨向寻路天赋,成为护路员巡线路上的“黄金搭档”。

在临哈铁路额济纳旗吉日嘎郎图嘎查附近,额尔登达来一边仔细排查着铁路沿线的安全隐患,一边用冻得通红的手翻开巡线手册,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里,详细标注着每一处隐患及处置结果,字里行间写满了他从事护路工作以来与戈壁严寒、沙暴肆虐对抗的经验。

额尔登达来一边巡线,一边及时将每日的现场巡查照片发送到“护路联防群”里:临哈线k656+300护网有缺口,已修补。群里此起彼伏的“巡线信息”,每条信息都附带现场照片,精确到米的定位背后,是他们对管段的烂熟于心。

远处,一列满载煤炭的列车呼啸而过,车窗内的司机会习惯性地鸣笛示意这是戈壁铁路线上心照不宣的默契。对于护路员来说,最欣慰的时刻,便是看着列车安全驶过自己守护的路段,听着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哐当”声,如同聆听一曲属于自己的赞歌。

夜幕降临,护路员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蒙古包,他们顾不上休息,又打开手机,在工作群里汇报当天的巡查情况:“K456+300处护网已修补完毕”“K589+100处石块堵严护网底部间隙”“K345+200沙埋护网隐患已标注”“已徒步巡查重点区段,护网无破损,线路正常”……一条条信息,见证着他们肩上的职责,一本本写满字迹的巡线手册,就是他们奉献的勋章。

在这片广袤的戈壁上,阿拉善盟护路办的护路联防队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书写担当。他们是大漠深处的守护者,是钢铁动脉的忠诚卫士,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

(阿拉善盟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供稿)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