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筑牢北疆安全屏障“流动法律超市”开创普法宣传新实践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助企服务成果落地卓资县法院让公正司法可感可触
第1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35期:第1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2

卓资县法院让公正司法可感可触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你好,我还有材料需要补充完善吗?”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台前的工作人员接过当事人李先生手中的材料,逐页仔细查看。发现缺少部分材料后,工作人员耐心地告知:“您别着急,我们大厅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我带您去打印缺少的材料。”不多时,李先生便补齐了所有材料。

这样温暖又高效的服务场景,时常在卓资县法院上演。该院干警用专业与温情搭建起与群众沟通的坚实桥梁,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全国文明单位”的金字招牌,书写了司法为民的时代篇章。

党建领航

铸魂塑形打造文明品牌

早晨9时,卓资县法院党员活动室里,党员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围绕最新的司法案例与政策理论各抒己见,在学习中淬炼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

穿过充满法治气息的文化走廊,一幅幅宣传展板格外引人注目。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时刻提醒着干警们坚守法治信仰;廉政教育基地内,最新的警示教育片循环播放,以真实案例敲响廉洁自律警钟;阅览室内,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类法律典籍与文学著作。午休时分,青年干警们相聚于此,或埋头研读专业书籍,或低声交流学习心得,为自己“充电蓄能”。

近年来,卓资县法院持续完善阅览室、荣誉室、院史馆等文化场所,并精心组织文艺晚会、朗诵比赛、读书活动等。在浓厚的文化氛围浸润下,干警们的理想信念愈发坚定。

司法为民

公正高效夯实文明根基

“以前打官司要跑几十里山路,现在法官主动上门,真是太方便了!”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卓资县法院的法官们肩扛法徽、手提卷宗,将司法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炕头灶边。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被告人白某某突发脑溢血行动不便,法官果断将庭审现场“搬”至其家中。简陋的农家小院里,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原、被告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达成还款协议。

卓资县法院还深化执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推出“卓执154+”新型执行模式,用实际行动守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践行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在一桩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执行案件中,执行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面临经济困难与生活失意的双重压力。秉持人性化执法理念,多次与双方耐心沟通协调,反复进行释法说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卓资县法院副院长夏茂林表示,该院将以“全国文明单位”为新起点,继续深化司法为民理念,把文明创建融入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司法温度。

(卓资县人民法院供稿)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