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街面“堡垒”筑牢平安防线“小板凳”连着“大民生”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3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3

做强街面“堡垒”筑牢平安防线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分局大力推进街面智慧警务工作站建设,着力提高街面见警率、巡防管事率和治安控制力。该分局将东胜城区划分为7个巡区,整合7个派出所的警力,在全市率先建成启用7个集应急处突、巡逻防控、打击现行、警情处置、服务群众功能为一体的24小时街面警务站。自2023年7月以来,警务站共接处警6万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400余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00余人,累计调解矛盾纠纷1800余起,救助群众1.1万余人次,获赠锦旗102面。东胜区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0.4%和12.6%。

街面警务站

动态巡控更有力

近日,辖区居民张先生在早晨准备开车时,发现自己放在车内的大量财物不翼而飞,于是马上报警。接警后,东胜公安分局迅速启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迅速将警情向附近的社区警务站通报。警务站警力迅速展开侦查,很快便研判出嫌疑人的活动轨迹,随后调集数辆网格化巡逻车实施合围搜捕,最终在案发1小时后将嫌疑人抓获。

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快速反应是街面警务站的显著特点。东胜公安分局根据辖区人口密度、辐射面积和治安状况等情况,将城区划分为7个网格化巡区,在每个巡区的重点部位设置一处街面警务站,每个警务站配备32名警力、6辆巡逻警车和2辆警用摩托车,网格化巡逻车24小时开展动态巡逻,与特警武装巡逻、卡口治安检查等治安防控措施互为支援,形成“动静结合、内查外堵、天罗地网”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格局。

“我们利用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前端优势,就近处警、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强化‘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切实提升社会治安管控力,让警务站成为街面警力‘屯兵点’、应急处突‘桥头堡’、服务群众‘暖心站’。”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张兵说道。

智慧警务站

警情处置更高效

近日,巴音门克警务站接到报警称,某小区地下车库有可疑人员拉车门盗窃。接到报警后,警务站指挥员立即调派就近巡逻车赴现场处置,同时与事发小区保安取得联系协助调查,警务站民辅警同步进行侦查追踪。通过调取小区监控视频发现,有4名嫌疑人实施了拉车门盗窃,得手后迅速逃离。5分钟后,巡逻车发现了其中两名嫌疑人,民警立即下车将二人抓获。另一名嫌疑人在逃跑过程中被小区保安控制,还有一名嫌疑人趁机逃走,但警务站民警早已锁定其身份信息,不到1小时便将其抓捕归案。在这起案件中,警务站从指挥调度、网上作战到一线处置、群防群治一气呵成,前端合成作战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在建设警务站之初,就是按照‘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的标准来规划建设的。巡警、交警、城市综合执法人员同步进驻警务站,各警务站站长挂职派出所副所长,各警种、部门联勤联动,快速高效应对各类警情。警务站设置接处警平台,值班员在一线接警、指挥员在一线派警、巡逻民警在一线处置,进一步提升了接处警效率。”负责警务站实体化运行工作的东胜公安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负责人刘云飞介绍。

警务站内接入了公安网络、云视频系统和大数据系统,充分利用数据融合共享,促进“警网、天网、民网”三网融合,推动街面巡防智慧化建设,强化分析研判,精准、适时调整巡逻防控重点,及时调派警力补位,实现“勤务围着警情转、警力跟着警情走”,努力将各类警情就地处置。

“枫桥式”警务站服务群众更到位

在巴音门克警务站,一对聋哑夫妇因丢了家门钥匙向民警求助。通过“笔谈”交流后,民辅警沿着这对夫妇走过的路线找寻,很快便找到了钥匙。

在伊泰警务站,一对母女发生口角来到警务站报警,女儿说妈妈不让她吃饭,妈妈说是为了女儿的健康要她合理控制饮食,最终经过民辅警一番开导,女儿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在日常警务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群众求助和纠纷调解类警情,大部分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我们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为群众解决好每一件小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南湖社区警务室辅警辛永红说。

为把街面警务站打造成离群众最近、为群众办事最快的“枫桥式”暖心警务站,东胜公安分局专门在警务站内设置了休息接待区、矛盾调解区和指挥作战区,配有医药箱、多功能充电器、针线包等应急物品,24小时随时接待急病、醉酒、走失、丢失物品等群众的求助,着力把警务站打造成便民服务的“暖心站”。

警务站主动对接群防群治力量,建起以警务站为中心的“警民携手专群结合”的综治队伍,动员引领专业律师、退休干部等社会力量参与治安联防、矛盾联调工作,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张学俭)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