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东河区司法局南门外司法所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积极探索、规范执法,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塑自我、回归社会,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
“管得住”上有力度
南门外司法所严格落实日常监管措施,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犯罪类型、悔罪表现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实施“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不断强化教育矫正的针对性、靶向性;通过定期组织报到、开展集中教育学习和公益活动,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行动轨迹,对违规行为及时发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存在高风险倾向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重点管控,有效防范重新违法犯罪,着力维护社会稳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无脱(漏)管、无重新犯罪。
“帮得到”上显温度
面对社区矫正对象在入矫时普遍存在迷茫焦虑等情况,该所工作人员改变传统“监管者”形象,主动以倾听者姿态融入矫正对象的生活,认真倾听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挖掘深层次需求,深入了解他们在生活、思想和心理等方面的困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帮助。对于就业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该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岗位,并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协助申请社会救助和帮扶。此外,该所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缓解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压力,重塑其健康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些暖心举措,让社区矫正对象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包容,增强了他们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矫得好”上有精度
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不同情况,该所实行“一人一策”矫正个案制度。对于存在认知偏差、情绪抵触的矫正对象,工作人员通过耐心倾听、深入家访,以真诚态度化解其内心隔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行为;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矫正对象,该所组织开展“亲情对话”活动,帮助其修复家庭关系,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同时,在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时,清晰明了地向其宣告社区矫正相关管理规定,明确监管底线,并定期组织开展社区矫正教育讲座,详细解读法律条款,明确社区矫正对象行为边界。通过这些方式,让矫正对象深刻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促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心存敬畏,积极改造。
社区矫正绝非冰冷的管束,而是用专业与温度铺就的重生之路。下一步,该所将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维护法律尊严,以暖心贴心的服务传递人文关怀,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东河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