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深耕乡村热土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10

用心用情深耕乡村热土

--记兴安盟公安局派驻突泉县光辉村“第一书记”王爱君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因为有像您这样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客户,我们的农户才有了更稳定的收入,您的善举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夜深人静,一个清瘦的身影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一页页“助农帮扶感谢信”整齐地排列在打印机出纸口。这就是兴安盟公安局派驻突泉县光辉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爱君下班后的日常,这些感谢信会和农副产品一起送到客户手中。

从警22年,王爱君在单位是有口皆碑的业务能手。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他,对那片养育自己的土地,始终怀着深深的眷恋。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驻村帮扶的使命一棒接一棒地传递,这让王爱君燃起了为乡村再尽一份力的炽热渴望。2023年11月,借着驻村工作队轮换的契机,他主动请缨,加入了驻村帮扶的队伍,成为光辉村的“第一书记”。

走访村民

帮村民拉运鸡蛋

应急物资储备库

从不“空手而归”的第一书记

“这周我要100个笨鸡蛋”“我要两只笨鸡、50个鹅蛋……”一大早,王爱君的手机便响个不停,20多个微信群的一条条点单信息开始“轰炸”。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副产品销售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王爱君在入户走访中发现,部分农户的鸡、鸭、鹅蛋以及蔬菜等农副产品除自家食用外,存在大量过剩且面临销售难题,加之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物流不畅,大多数村民没有将收成转变为“资金”的意识,导致农副产品不能产生经济价值,未能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为帮助农户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王爱君立足光辉村资源条件,开始在微信群、朋友圈向好友推销。由于产品深受好评,王爱君开始通过加入小区微信群、社区群,以及当下热门的抖音等平台,大力宣传村里的农副产品。同时,他积极与“香村优选”农产品超市对接,为村民争取到了更多的销售机会。此外,王爱君还将自己的私家车当成了村民们的“带货专车”,他每天到村民家中把农副产品装上车,再送到买家手中。农户任大婶激动地说:“多亏了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们的鸡蛋再也不愁卖了。他们不仅帮我们宣传,还免费帮我们送货,真是太贴心了。”

“在王书记的宣传下,今年村里的庭院经济美洲雁养殖报名比去年增加了33户,每户预计可增加1500至2000元的收入,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该村村支书笑着说。

泥土里垫出的幸福路

回想起初到光辉村的时候,村支书带着王爱君在村里了解情况,路过村口的水泡子时介绍说:“临近泡子边的这条柏油路,可是村里唯一的出行路。冬天还好,可一到夏天雨水大的时候,会有安全隐患。”村支书忧心忡忡的话语,重重地落在王爱君心上,他默默地将这份担忧记在了日志本里。

自那以后,王爱君便格外关注这条路。他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只要一有空,就会到路边看看。2024年汛期,光辉村受连续强降雨袭击,导致水泡子水位不断上涨,临近路段被淹,路面积水深度高达1.2米,不仅村民的唯一出入口被切断,还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灾情发生后,王爱君一边组织村民们救灾,一边向兴安盟公安局党委汇报光辉村的受灾情况,他对受灾路段进行了实地勘察,详细记录下路段的受损程度和修复需求,为争取救助金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

兴安盟公安局党委第一时间与当地民政部门对接,经过积极沟通协调,为光辉村争取到水灾专项救助款,专门用于水淹路面修复。2024年8月中旬以来,经过多次施工,受损路面得到了修复,道路恢复了正常通行,解决了村民们的一大心病,看着新路蜿蜒到村口,王爱君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驻村的第一年,在泥土里垫出了一条通向幸福的路,乡亲们高兴,我也高兴。”夜晚,王爱君在工作日志写下了这句话。

村里有了自己的应急物资储备库

“毕大爷,最近还有啥困难没?园子都打理好了吗?”每周,王爱君都会到脱贫户毕大爷家里,来取预定好的农产品,顺便了解一下毕大爷一家的生活情况。

王爱君刚到村里时,就听说了毕大爷儿子的不幸遭遇。2019年,在一次救火过程中,毕大爷的儿子与另外两名护林员被困火海,严重烧伤致残。从此,毕大爷的儿子只能从事种植养殖中的轻体力劳动。

在入户走访时,王爱君亲眼看到了3名护林员身上触目惊心的疤痕,听他们讲述当时火灾的惨烈场景、烧伤后的救治过程以及后来被纳入监测户接受帮扶的经历,他的心中满是惋惜。

光辉村地处偏远,离镇上25公里,拥有林地2.4万亩、草场14.7万亩、农田14万亩,是水泉镇耕地面积最大的村,防火防汛任务艰巨。为改变应急物资装备紧缺的现状,王爱君决定成立村里自己的突击队。

起初村民们都很犹豫,但王爱君和工作队员坚持做方案、查资料,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在村“两委”的努力下,迅速成立了防火防汛应急领导小组,精心组建了一支由年轻党员干部和村民志愿者组成的10人突击队,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值班备勤等相关规章制度。

王爱君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先后为光辉村争取到价值4万余元的防汛防火物资和个人防护装备。如今,装备库物资储备充足、应急机制健全,王爱君终于心想事成了。

不知不觉中,王爱君早已和村民亲如一家,他将公安的主责主业与驻村工作队的职责紧密结合。在入户走访时,王爱君将“公安宣传小课堂”搬到村民炕头上,通过炕头座谈的方式开展点对点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案例,向村民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知识以及防火防盗等安全常识,并现场解答村民疑问,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这里的路灯还需要协调安装,这条路也得抓紧绿化,鱼苗的事儿更不能马虎……”晚饭后,王爱君总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同事在村里四处转转。看着新修的村道蜿蜒向前、长势喜人的玉米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特色产业美洲雁幼崽在围栏里欢快地觅食,王爱君的心中满是欣慰。

在驻村工作的日日夜夜里,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有的只是琐碎而平凡的日常,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春雨般滋润着乡村的每个角落,构筑起了乡村的和谐安宁。当看到村民们舒展的眉头和真诚的笑容时,王爱君深深体会到:正是这些细微处的用心付出,才编织出乡村最温暖的平安网,所有的辛劳都在这一刻化作了幸福。

(张学俭)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