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执法人员发出“点火”的指令,查处的违规保健品被瞬间点燃,易燃包装迅速燃起,火苗四射的瞬间,裹挟着焦糊的味道直冲云霄……这一把熊熊烈火不仅烧毁了违规保健品,更撕碎了个别无良商家的谎言面具。此举源于一起群众举报而查处的非法添加“西地那非”壮阳保健品案件。
2023年5月初,丰镇市公安局接到李先生的举报,称其购买了一款有特殊功效的保健品,服用后出现头晕、恶心等身体不适症状。随即,公安机关根据李先生提供的线索对其购买保健品的商店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中发现,在货架的隐蔽角落摆放着各类印有“壮阳”“补肾”等功效的保健品,包装简陋且无正规标识。经初步判断,公安机关怀疑这些产品非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侦查人员通过询问商家得知,该类保健品售价普遍高于正规保健品价格,而且已有多人购买了此种保健品。鉴于该种情况,公安机关主动商请丰镇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介入引导侦查。
应邀介入后,承办检察官主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仔细梳理证据。经进一步核查确认,犯罪嫌疑人田某甲、田某乙、张某某三人从上门推销的流动商贩手中以低价购入,再以高价售出的方式进行非法获利。由于流动商贩行踪不定、身份信息较为隐蔽,并且要求商家使用现金交易,给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后经鉴定,涉案保健品中均含有“西地那非”成分。
“西地那非”作为一种处方药,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食用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的保健食品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消化不良、血压水平下降、视觉异常,过量使用还有可能造成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后果。
2023年10月31日,公安机关以犯罪嫌疑人田某甲、田某乙、张某某3人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移送丰镇市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后,3名犯罪嫌疑人对其违法贩卖“三无”保健品的行为供认不讳,承办检察官认为案件证据足以证明其三人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方面,丰镇市检察院就刑事部分提起公诉。另一方面,由于3名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对不特定消费者造成健康威胁,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丰镇市检察院遂依法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程序。针对损害赔偿金的问题,召开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等参加。综合公益受损程度、社会危害、刑事责任等多方面因素,与会人员达成一致意见,提出“10倍惩罚性赔偿、公开赔礼道歉”的听证意见。2024年10月31日,丰镇市检察院对3名公益诉讼被告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丰镇市人民法院于2024年12月13日作出判决,全部采纳了公诉人的量刑建议及诉讼请求,3名被告人认罪服判未上诉,并积极履行了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025年年初,丰镇市检察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市保健品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突击检查了辖区内20余家销售保健品的店铺,清查出违规保健品56盒以及零售药片2700余粒,并依法对查获的保健品进行公开销毁。
(郝琳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