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琪实习生武琛洋)7月10日上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情况。
据介绍,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和《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两份文件。
据悉,《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为:坚持分类指导,结合各学段特点提出不同的建设目标;全面聚焦主线,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形有感有效,积极创设全方位、分层次的文化育人氛围。
《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核心内容为,一是加强北疆文化研究阐释,发挥高校智库集聚作用和学科专业优势,立项建设“北疆文化学科群”和“北疆文化新型智库”,为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开展具体实践、进行学术研究和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推进北疆文化进校园,将北疆文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日常教育,通过课程融合、教材建设、环境营造、网络育人、研习践行等方式,推出一系列聚焦北疆文化的科研成果、地方读物、数字资源、原创精品等,打造“识见北疆”“课说北疆”“思响北疆”等育人品牌,构建“书香校园”“寻礼校园”“乐动校园”等多元校园文化格局。三是深化北疆文艺创作,加大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鼓励和支持各地各校参与文学艺术创作和展演,开展以班级、校园、盟市和自治区为单元的展演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原创精品,丰富和完善北疆文化建设内容。四是提升北疆文化传播质效,将依托各类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讲好内蒙古故事、北疆建设故事和民族团结故事,不断增强北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引导师生做北疆文化的建设者、推动者和传播者,使学校成为北疆文化的传播窗口、传承高地和创新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