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条文在田间地头“活”起来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17

让法律条文在田间地头“活”起来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普法宣传工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公安厅、司法厅、农牧厅及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办了《“八五”普法在乡村》融媒体直播节目。该节目邀请来自乡村牧区一线的派出所所长,用最质朴的语言、最鲜活的案例、最深刻的感悟,讲述发生在田间地头的普法故事,分享法治公安建设中的力量与温情。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公安局新店子派出所所长王宏宇,从警已有9年,先后在盛乐、城关、新店子3个派出所工作,亲身经历了农牧区群众法治观念的可喜变化。在他的讲述中,曾经,乡亲们遇事习惯“找村长”“评老理”;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查法条”“讲证据”。“八五”普法像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让法治的种子在广袤的北疆大地生根发芽。

普法宣传

基层普法:从“老大难”到“新转变”

新店子派出所辖区农村、牧区交错,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留守人员较多。在日常警情处置中,施工占地补偿、土地边界争议、坟地纠纷等“老三样”问题尤为突出。仅2024年,新店子派出所就处理了90多起阻拦施工的案件。这些数字的背后,反映出农牧民面对问题时“心里没底”“手里没谱”的无奈和烦恼。

2024年4月,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某工地因占地补偿与村民未达成一致,10名村民堵路阻工长达3天。村民们认为地是自己的,不让施工方施工是天经地义,而施工方则觉得双方合同里写明了补偿金额,村民们不应无理取闹。双方虽情绪激动,却没有人能准确理解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更不知道阻工行为可能涉嫌违法。这起纠纷持续了7天,最终在多方协作下得以化解,它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基层普法存在的“供给不足”和“认知鸿沟”。对于群众来说,他们缺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能指引行为的法律条文;基层组织缺的不只是调解员,而是能从源头上预防纠纷的法治意识。

以案说法: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过去,派出所采用发传单、刷标语等方式进行普法,效果不尽人意。针对这一问题,新店子派出所创新推出“用乡音讲案例用案例讲法律”工作模式,围绕辖区特点开展“以案说法”。

今年上半年,该派出所受理了多起毁林开荒案件,很多当事人并非故意违法,而是由于法治意识淡薄,无意间踩了红线。

2024年5月,某村的郭大哥觉得自家地头0.3亩的灌木林“荒着可惜”,便开着拖拉机将其推平种上了玉米。被查处时,他理直气壮地跟民警说:“自家地推点荒草杂树,犯哪门子法?”当民警翻开森林法向他解释:未经审批开垦林地,按规定每平方米要罚款10至30元,0.3亩约200平方米,罚款至少两三千元,而且还得补种树苗。听到民警解释后,郭大哥懊悔不已,拍着大腿说:“这可比种粮食贵多了,以后再也不干这糊涂事了。”这句话后来也成了民警入村宣传的“金句”。

为了强化普法效果,该派出所打出了一套普法“组合拳”。一是发“明白卡”,把森林法、草原法的核心条款印成“成本清单”,如“砍1棵树=赔500元+补种3棵”,贴到家家户户的墙上。二是开“现场会”,每次查获毁林毁草案,就把村干部、施工队、村民代表召集到现场进行教学。三是建“监督群”,在新店子镇23个行政村建立林草保护群,鼓励村民拍照举报。2024年,该派出所依靠群众提供的线索破获了2起毁草案。如今,毁林毁草案件明显减少,举报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人越来越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口号变成了乡亲们保护生态的行动自觉。

护苗行动: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

农牧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核心挑战往往在于“隐形伤害”(如重男轻女思想导致的不公平对待)、“事实无人监护”问题以及校园欺凌被“和稀泥”等情况。在某次夜查行动中,新店子派出所民警发现有2名初中生深夜在台球厅游荡,调查后发现其父母在外务工,家中老人监护力不从心。随即,民警当场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联系了在外务工的家长,向家长普及了关于监护人职责的法律法规,详细宣讲了监护职责缺失的法律后果,责令家长加强日常管教。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该派出所创新推出了“护苗三步法”。一是临界干预,一旦发现有孩子出现逃学、夜不归宿等苗头,立即联合学校、家长签订《监护教育承诺书》,共同监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2024年,该派出所共签订了3份承诺书,成功干预并劝回了3名离家出走或有不良行为倾向的未成年人;二是法治浸润,民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用孩子们能听得懂的语言讲法律故事,让法律成为保护他们的有力武器;三是强制报告,推广“一键报警”APP,学校老师和乡村医生一旦发现孩子有被欺负或遇险的线索,可直接上报派出所,以便民警早发现早干预。通过该工作法,学校老师和乡村医生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更加重视,家长的监护意识也进一步提升,孩子们也知道了遇到危险第一时间找警察。

经过全体民警的不懈努力,该派出所辖区普法工作结出累累硕果。从纠纷数量来看,2024年,纠纷警情占比60%,2025年上半年降至47%,因不懂法引发的纠纷比例从41%降到了18%,施工阻工类警情同比下降了55%。2024年,群众主动上交猎捕工具7件,“法律明白人”队伍从15人壮大到56人,平均每村至少有2名“法律明白人”,他们成为活跃在乡间的“移动普法站”。在社会治理方面,该派出所依托“三维排查”和“四联调处”机制,纠纷化解成功率超过95%,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今后,新店子派出所将继续用脚步丈量普法路、用乡音土语讲透大道理、用家长里短说清“硬法律”,借助“智慧派出所”系统,利用大数据预判农忙争水、春耕争地等风险点,让普法排查更加精准,让“遇事找法”融入村规民约,让法治阳光照进群众心里。 (戴思惟)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