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形象窗口彰显城市魅力奋战包兰铁路水害抢险的24小时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7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23

擦亮形象窗口彰显城市魅力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掠影

本报记者杨乐白文飞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把车开好,服务好就是擦亮了城市形象的窗口。”这是近期一位呼和浩特市出租车司机在受到外地游客称赞后的答复。

创建文明城市,交通是关键一环。经过近4年的努力,呼和浩特市终于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获得荣誉。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始终将创建工作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本着“人民交通为人民”的宗旨,精细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

采访现场 白文飞摄

坚持落实“一把手”主抓责任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局深知责任重大,从创建之初就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创建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对交通场站、客运出租汽车、共享单车等实地点位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通过建立“日督导、周通报、月调度”三级督导体系,确保各类问题隐患能够及时发现、现场督查督办、迅速整改落实。整个创建周期内,该局累计发现问题2000余条,全部实现了两天内整改到位、对账销号。

坚持推进“精细化”管理方式

“各位乘客,呼和浩特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您的参与和支持。”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都能听到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中心站的宣传广播,站内干净整洁、配套设施齐全,工作人员服务热情,深受感染的旅客们自觉从行动上支持创城。在创建工作中,呼市交通运输局增派志愿服务人员,对交通场站全域实行网格化管理,不间断排查交通场站设备设施、公益广告、环境卫生、标识标志、经营秩序等内容;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交通场站,开展春运暖程、智慧助老、文明交通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乘客规范文明乘车、候车。

针对出租车流动性大、车辆不易集中的问题,该局组织执法人员强化路检路查,按照市区内人流密集程度,在原有27个创城检查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点位、增派稽查人员,并通过信息化平台,每日抽检不少于1000辆出租车,有效规范了驾驶人的文明驾驶行为。在本轮创建周期内,该局累计对全市6568辆客运出租车及1万余名驾驶人进行了10轮次的全覆盖教育。

坚持推动“软实力”提质增效

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贴近群众的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这一宗旨,更能展示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生动实践,这也是呼市交通运输局下大力气努力提升的“软实力”。

“司机师傅非常热情,不仅主动介绍呼和浩特的景点,还贴心规划行程,让我感受到了呼和浩特人的淳朴热情。”

“从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到酒店的路上,司机师傅一直提醒我注意安全,下车时还帮我拿行李,这种贴心的服务真的很暖心。”

“我丢失了手机,本以为找不回来了,没想到司机师傅第一时间联系我并送回,真的非常感谢。”……这些都是乘客对呼和浩特市出租车司机的高度赞誉。

3年来,呼市交通运输局累计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的哥的姐”评比表彰等各类主题活动近200场次,让人民群众更加全面了解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各项工作。特别是通过组织“最美的哥的姐”开展专题宣讲、“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在整个出租车行业掀起了一股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热潮,也催生出了一批像李子华、李宏侠、邢志明、李平安等“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出租车驾驶人。此外,在全市出租车的LED顶灯,高频次刊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播放频次达3亿多次,让广大市民和乘客深刻感受到了创城的浓厚氛围。

创城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呼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让文明之花在呼和浩特的交通运输领域永远绽放。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