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上,通辽市奥体中心烟花璀璨、人声鼎沸。
21时50分许,通辽市第三届西辽河文化节开幕式烟花秀准时点亮夜空。在璀璨的烟花下,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大队长王涛仍坚守在安保岗位上,趁着工作间隙,他掏出手机,给女儿发了个视频:“你看烟花漂亮吗?”屏幕那头,是独自在家的女儿。妻子出差在外,王涛又负责开幕式现场的巡逻防控工作,必须全程在岗,因此,全家人来现场看烟花的愿望只能搁浅。为了安慰女儿,王涛用手机拍了一段现场实况,把漫天华彩装进方寸之间。
王涛是参与这次安保活动的数百名民警中的一员。为给这场文化盛会筑牢平安防线,按照通辽市委、市政府,科尔沁区委、区政府以及通辽市公安局部署要求,科尔沁公安分局充分发挥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建设“5+3”安保机制作用,最终实现了活动全程安全事故“零”发生。
构建全域联动格局
开幕式期间,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现场督战,全面调度指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整体联动、运转高效的安保工作格局,为活动安全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科尔沁公安分局党委从严从紧从细落实安保措施,并专门成立安保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研判治安形势,制定详细安保方案,明确责任区域和具体任务分工。
织密五层防护网
科尔沁公安分局深化“科技+人力”融合应用,打造拥有五层防护网的全域感知防控体系。
核心控制层综合运用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等多种方式,实现静态守护和动态巡逻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巡防模式。重点管控层部署智能视频监控设备,辅以多组巡线警力、点位警力、举办方安保人员等力量,实现实时预警。封控疏导层通过警用无人机空中巡逻与地面步巡结合,无人机挂载镜头和喊话器,强化重点区域动态管控。巡逻防控层部署“哨兵系统”智能报警柱,集成一键报警、视频巡查等功能,与警务车构建起移动指挥平台。交通管制层建立“一点一策”道路交通管控体系,依托骑警中队对活动现场周边道路进行疏通,在重要时间节点,实施动态交通管控。
“空地一体”的防控网络,既守护了烟花秀的璀璨夜空,也保障了文化节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筑牢三道安全关
科尔沁公安分局严格落实“三道安全关”管控标准。严把活动审批关,强化前期管理,周密制定活动方案及应急处置措施;严把现场安全关,科学划分五层防护网,投入安保警力326人次,通过智能调度平台实现统一指挥、层层联动,确保客流高峰时段精准高效进行人员分流;严把风险评估关,组织治安、交通、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风险评估20余次,组建10支应急备勤小队,配备无人机巡查设备,实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此次安保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对科尔沁公安分局社会面巡逻防控“5+3”安保机制实战效能的一次检验,彰显出科尔沁公安护航文化繁荣、服务城市发展的责任担当。作为西辽河文明核心区,通辽公安正以文化节为纽带,让“千古西辽河”的文明根脉在平安护航中焕发时代光彩,为打响“悦来通辽”品牌提供有力保障。
(沈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