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各地抓实开门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在学查改中注重群众参与,把作风建设成效更多体现到为民服务上来,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服务意识,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问题。
阿拉善盟将解决问题的成效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色的“试金石”,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必改项”,推动此类问题立行立改,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把遗留12年的巴彦木仁苏木乌兰布和嘎查土地补偿款分配问题,纳入党工委班子集中整治台账,将4121.58万元补偿款全部发放到农牧民手中,解决了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烦心事。阿拉善盟自然资源局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深入开展“审批效率提升年”专项行动,土地报件盟级审查平均用时压缩至36天,较全区平均用时提速30%,进一步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阿拉善盟委组织部在从严管理监督的同时,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摆在突出位置,命名2024年度“担当作为好干部”22名,进一步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特别是不断完善及时表扬奖励机制,推动盟委、行署两办印发《关于在推进“六个行动”中做好及时表扬奖励工作的通知》。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泉山街道察哈尔社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落脚点,通过入户走访、“小区板凳会”“凉亭议事会”等渠道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精准聚焦社区老年人较多的特点,提出医疗、就餐服务需求,与集宁区知名餐饮企业妈妈的厨房达成合作意向,用腾退整合的200平方米功能室建成察哈尔社区惠民食堂。80岁的居民陈烈说起惠民餐厅不停地夸赞:“惠民餐厅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我和老伴儿每天的饮食规律多了,吃的菜种类也多了。”社区通过多方调研与洽谈,成功引进优质医疗项目,高标准筹建中西医便民综合诊所,目前已累计服务超3万人次,开展公益问诊服务150余人次。同时,社区与18家包联、驻片单位结成共驻共建结对关系,创新开展“走群众路线,送服务上门”活动,主动了解居民需求,将优质服务送到家门口。
(据《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