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宏颖)8月9日,内蒙古检察机关第三届检察理论研讨会(敖包检会)在“玉龙故乡”赤峰召开。此次会议以“全面深化改革助推高质效履职”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第二十六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精神,共话检察理论创新,共绘检察改革新图景,共谋助力构建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新篇章。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永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郭立新,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简小文,自治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高怀来,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天猛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常安作专题辅导报告。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赵国华主持开幕式。
检察理论研究是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和思想引擎。自阿尔山播下种子,至包头钢城淬炼成长,“敖包检会”已从破土而出迈向枝繁叶茂,成为立足北疆、辐射全国的区域性检察学术品牌。在“敖包检会”带动下,内蒙古检察理论研究蓬勃发展,为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李永君指出,要深刻把握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意义,深化检察理论研究。当前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发生显著变化,实践证明,我区理论研究思路正确、实务养料丰富,检察人员具备研究能力,相关机制措施有效,成绩态势持续向好,要继续坚持,不断攻坚克难。
李永君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当前的发展态势仍需巩固提升,目前,理论研究和实务调研还跟不上检察实践的需要,高层次理论研究成果少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必须持续用劲、久久为功,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取得全面性、普遍性的新成效。
李永君要求,检察理论研究要面向实践、释疑解惑。有法不依是法盲,机械司法是法奴,要养成在办案中思考、在思考中办案的习惯,从鲜活的案例和真实的数据中发现问题、提炼观点、提出对策,把法条法意法魂与天理国法人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办案的“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李永君强调,要突出特色、扬我所长,精准找到地域性法治需求和本地区司法实践优势,将普遍性检察理论与地方独特资源、问题、需求深度结合,走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理论研究之路。
高景峰、张建伟、常安分别作了题为《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若干重点问题》《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内涵解读与路径分析》《作为标识性概念的检察公益诉讼》辅导报告,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12位论文获奖作者围绕“以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高质效办案的实现路径”“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三个专题进行交流发言,来自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及《人民检察》《中国检察官》《检察工作》的专家学者、知名编辑进行了点评,在交流碰撞中凝聚了共识。
会议还通报了2024年度全区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绩效分析情况、全区检察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集体、《北疆检声》优秀文章和优秀组稿单位以及第三届“敖包检会”获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