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通辽市科尔沁区消防救援大队被正式挂牌“科尔沁区委党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示范点”。这不仅是对该大队民族团结工作的认可,更标志着消防队伍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消防安全护航+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路径,为北疆草原和谐稳定贡献了消防智慧。
该大队创新打造“党建+民族”工作模式,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在营门橱窗展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内容,并组织观看《海的尽头是草原》等民族团结主题电影,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队伍建设。同时,该大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各队站、农牧区集市设立“石榴籽消防普法援助站”,构建起了“消防+民族”法律法规援助服务网,为群众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此外,该大队还组建了“石榴花巾帼消防志愿服务队”,11个消防队站党支部全部组建了“石榴籽消防安全服务队”,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定期举办“石榴籽队站开放日”,将消防队站变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平台。
该大队创造性提出“民族文化与消防安全共融共促”理念,将消防宣传融入民族元素,原创纪实音乐情景剧《以国之大者情怀在暴风雪逆行中奏响民族团结最强音》在多个媒体平台直播,并录制消防安全知识,通过辖区334个“村村通”大喇叭播放,让消防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与辖区各村镇、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依托消防安全宣传“五进”与“防消联勤”工作深入农牧区、重点单位、社区,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
该大队将“人民消防为人民”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脚点。针对农牧区地广人稀、消防力量薄弱的情况,通过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全面打造了科尔沁区农牧区“15分钟消防救援圈”;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一对一”消防帮扶;简化开业审批流程,并对困难企业进行帮办代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与辖区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互帮互助体系,多次深入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帮扶资助及消防培训演练活动,不断提升消防服务质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作为科尔沁区委党校的首个消防领域现场教学示范点,该大队构建了“观、学、练、悟”四位一体教学体系:“观”即开放大队“火焰蓝影院”,观看大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影片”,深入大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训练场”观看消防科目展示;“学”即开设“消防+民族”专题课程;“练”即组织学员参与消防演练,模拟处置各类场所突发事件;“悟”即共同开展“民族团结与消防安全发展”主题研讨,形成可推广的治理经验。
通过将消防工作深度融入民族团结大局,科尔沁区消防救援大队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辖区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保证了民族地区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培养出“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蒙古族消防员张侠等典型人物;2022年,大队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4年,大队被通辽市委、市政府推荐参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建国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评为全国优秀政府专职站……2024年5月,该大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典型被民族团结杂志社《中国民族》进行了专题报道。
科尔沁区消防救援大队将“挂牌教学示范点”作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消防力量护航民族团结”的创新实践,让每辆消防车都成为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宣传车”,使每次救援行动都化为增进民族情感的“连心桥”。在这片守望相助的热土上,科尔沁消防人以赤诚之心,书写了新时代“火焰蓝”守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篇章。 (张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