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层峦叠障的密林中,一只林鹬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北部原始林区分局奇乾派出所教导员刘延东的救助下,挣脱了捕鸟网。看到小鸟受伤并不严重,刘延东熟练地为它进行了伤口消毒,随后一松手,这只林间精灵便如箭般窜出,掠过低矮的灌木,飞入无垠的林海。
这动人心弦的瞬间,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北部原始林区分局全体民警用汗水、智慧和勇气守护这片生态净土最生动的注脚。
今年以来,北部原始林区分局向打击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野生鸟类犯罪发起了一场立体“围剿”。
雾气弥漫的清晨,恩和哈达派出所所长刘英启已经带领老民警王兴海、青年民警王瑞在界河畔一片重要的水禽停歇点开始了一天的徒步巡护。在泥泞的湿地,民警们仔细检查每一处可疑角落,不放过一丝捕网或兽夹的痕迹,对已知的所有候鸟迁徙“驿站”和“加油站”反复过筛,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
“喂?是森林公安吗?林场后面的河边,好像有人在偷偷张网……”联防联控机制让原始林区深处有了千万双“眼睛”。边防战士在巡线时会随时关注异常痕迹,消防员在巡查中会严加注意捕猎线索,甚至过往的船员也成了界河上的“流动监控”。
常态化普法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有效线索数量显著攀升。在山脚下的护林员定居点,阿巴河派出所教导员王亮正举着照片以案说法,职工群众听得聚精会神,不时还提出问题。这已经是今年的第8场宣讲。“保护鸟类就是保护咱自己的家园!”这句话不再是宣传标语,正悄然融入辖区居民心中。
从晨光熹微沾满晨露的白桦林,到暮色四合蜿蜒流淌的界河畔;从草木葳蕤、鸟鸣啁啾的山地河谷,到水草丰美、百鸟翔集的湿地滩涂,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沼、翻越陡峭山脊的巡护员,深夜伏案分析线索、追踪暗网的“破网者”,运用无人机高空巡航、红外相机24小时蹲守的“科技护鸟先锋”,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一次次的雷霆出击中,共同织就了保护原始森林的安全网,守护着每一片飞翔的羽翼,守护着北疆辽阔壮美的生态画卷。(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