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商铺宣传
清查网吧
沿街宣传
当不满14周岁的少年砸毁车窗盗窃财物,当逃学少年在网吧的荧幕前彻夜流连--这些游走在违法边缘的未成年人,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一步步滑向迷失的险境。近年来,面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这一严峻社会课题,包头市构建起从源头预防到精准矫治,从校园教育到社会联动的全方位工作机制,织就了一张坚实有力的未成年人犯罪“防护网”。
近日,记者走进基层派出所,聆听一线民警温暖守护迷途少年的故事。
精准帮扶“扶上马再送一程”
2025年春节期间,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区分局新兴大街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涉及6名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砸车盗窃案。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民警张双华发现其中两名少年小敏(化名)、小海(化名)对武术抱有浓厚兴趣。
面对这些家庭教育缺失、行为偏差严重的青少年,张双华深知简单地批评或处罚收效甚微,为此,他创新提出了“帮助孩子找出路”这一工作思路。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他积极协调,将两名少年送往河南一所武术学校学习,希望通过环境转换和严格的管理,为他们的人生按下“重启键”。
然而,到校仅七天,小海就在视频通话中向父母哭喊:“这里管理太严,我要回家!”看到孩子几近崩溃的状态,焦急的父母束手无策,只得再次向新兴大街派出所求助。
张双华了解情况后,主动添加了小海的微信,利用其每周日短暂的手机使用时间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张双华向小海直指要害--放弃武校,回到原环境与不良同伴厮混、夜不归宿,他的人生道路将再次滑向深渊。随后,张双华耐心为小海分析武校的优势:习武既能强身健体,掌握一技之长,而且不耽误文化课学习,未来同样能参加高考,只要安下心来好好学,未来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此后,连续两周的时间里,张双华持续对小海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使其情绪逐渐平复,并开始尝试接受武校的生活节奏和管理方式。最终,他坚持了下来,而且状态日趋稳定。
张双华“扶上马再送一程”的跟踪帮扶,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落到实处,帮助迷途少年找到了人生的正确航向。
源头预防 创新打造“家校警”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控压力持续增大,昆都仑区公安分局黄河西路派出所(“学区”+“老城区”结合区域)创新打造了“家校警”闭环治理模式。
“初中生自主意识强、易冲动,是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黄河西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辅警张禄向记者介绍,该所民辅警不定期进入校园,通过主题班会和家长会的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讲盗窃、殴打他人、故意损坏财产、偷开机动车等违法行为的后果。同时,联合教育部门建立问题学生“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形成了“早发现早处置”闭环。与此同时,充分利用122个社区警务微信群(覆盖民警、义警、网格员、居民代表)加大宣传力度,并严查网吧、KTV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构建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全域“警示网”。2025年3月以来,该所辖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现“零发案”。
在东河区公安分局杨圪楞派出所副所长董磊的日程表中,“进校园”是雷打不动的安排。每月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开展反校园欺凌、预防犯罪专题教育,已成为社区民辅警的刚性任务。
“我们从源头上进行引导,在接处警、走访中发现有涉未成年人案件后,会第一时间发布‘提示函’,向未成年人所在的社区、街道综治中心及学校发出警示,形成‘警校社’联动管理机制。”董磊告诉记者。同时,该所严格推行双重回访制度,一般案件5天内完成首次回访,复杂案件一个月内进行两次回访,确保处置闭环、问题清零。
“我们与辖区各学校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掌握在校学生动态,对违法犯罪的苗头采取早发现、早干预措施。”昆都仑区公安分局阿尔丁大街派出所副所长王磊介绍,该所加大放学重点时段巡逻力度,扩展“百米护卫圈”覆盖范围,有效阻隔了不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3日,包头市司法局在内蒙古承达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并优先考虑采用“援调对接”调解方式加以解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一张由家庭、学校、社区、公安、司法等各方力量共同编织的未成年人“防护网”在包头市日益坚实紧密。
末端治理 动态防控“全链条”
土默特右旗是包头市农业大旗,留守儿童比例相对较高,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加速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里,一张由教育局联合学校梳理、公安部门审核反馈的动态更新“重点关注名单”,可精准识别逃课辍学、行为偏差学生,成为从源头阻断犯罪链条的关键抓手。
自今年3月28日以来,土默特右旗已有25名未成年人被送校学习。土默特右旗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副主任牛福龙告诉记者:“4个月时间里,全旗治安警情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情显著下降,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记者了解到,涉案未成年人大多来自务工、离异家庭,加之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现行法律对低龄(14周岁以下不执行拘留)及初犯(14-18
周岁)的惩处限制、行政处罚震慑力不足,导致重复作案率高。针对这一情况,土默特右旗公安局创新构建了“防-管-打-矫”四位一体工作机制,聚焦逃课辍学及行为失范少年,实施全链条动态防控;建立“一人一档一群”,联动家长、学校、社区实时掌握重点人员活动轨迹,每日22时后常态化清查网吧、台球厅等场所,对滞留青少年及时通知监护人领回或由民警护送返家,有效切断不良环境的侵蚀;打破派出所间信息壁垒,即时共享涉案未成年人信息,确保案件快侦速破,形成有力震慑;以视频监控与实地摸排相结合,精准锁定目标活动轨迹,实施跨区域联动抓捕,有效提升打击效率;依托“重点关注名单”及评估程序,将符合条件者送入专门学校接受行为矫正。
该机制在基层派出所成效显现。萨拉齐第二派出所副所长张乐告诉记者,依托“四位一体”机制精准施策,4名重点少年先后被送校接受矫治,辖区未成年人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
通过“四位一体”闭环治理,土默特右旗实现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系统性提升。
2025年二季度,一组数据有力印证了包头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效:全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8.23%。当派出所的案卷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记录日益减少,这座城市收获的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的深层回报,更是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