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市,普法先行。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包头市司法局加强统筹指导,广泛整合普法志愿队伍力量,着力提升普法志愿服务的广度、热度、力度,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用法治星光为包头市增添一抹法治光辉。
在包头市,普法志愿者悄然融入城市的肌理,随着一支支普法志愿队伍的组建和壮大,法治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包头市的每一寸土地上,让法律从“纸上晦涩难懂的条文”变成了“脚下踏踏实实的道路”。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精准发力 靶向为民解忧
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有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2020年,包头市司法局联合包头市律师协会,从全市87家律师事务所的1300余名律师中选出30名具有一定专业特长,执业10年以上且未受到行政处罚和行业处分的执业律师组成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团,入驻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了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团。
“虽然还是干着本职工作,但是坐在律师事务所办公室和坐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前完全是两种工作模式。在这里更多的是服务群众,解答疑问,指明方向,为需要法律帮助的老百姓尽一份力。”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团成员、内蒙古金矢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斌说道。
据张斌介绍,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团以“线上服务+坐堂问诊”的形式为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免费、高效、优质、精准、专业的法律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劳动争议、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个领域的法律问题。日常法律咨询采取律师轮流值班制度,律师团成员按照值班表排序按时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咨询,并负责为来电与网络在线咨询人员提供免费咨询和指导。
值班律师不仅要从专业的角度为群众答疑解惑,还担任起了法律“宣传员”的角色。在为当事人进行法律咨询的同时,律师还为其普及案件相关的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让每一位遇到法律问题的当事人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此外,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团紧紧围绕包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为企业防范风险、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律师专业特长和实践优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关注民营企业法治需求,常态化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组建律师服务团队深入企业“把脉问诊”“集体会诊”,“一对一”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民营企业排查、梳理、分析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高效率的专项法律服务,得到了包头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凝聚共识 保障妇女权益
“律师你好,我是一名家庭主妇,离婚后我是不是什么都分不到?”“要是我们离婚了,孩子的抚养费怎么支付?”
7月15日一大早,在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针对群众的咨询,包头市律师协会女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内蒙古天骄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静正耐心地进行答疑释惑,对张女士提出的困惑进行“对症下药”。
“值班时,我们面对更多的是女性群体,大多涉及婚姻家事类咨询。比如诉讼离婚的流程、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属、老人过世后遗产的继承问题等,这让我们在解答法律咨询的同时,更要从女性视角出发,为前来咨询的妇女考虑周全。”陈静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法律不该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女性追求幸福的“底气”。
据介绍,“包头普法”微信公众号每周日公布下一周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值班表,让来访妇女可以选择女律师值班日前来咨询,便于敞开心扉、倾诉委屈、寻求帮助,同时获得更多来自女性视角的专业解答与建议。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合力,提高妇女儿童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扩展妇女儿童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今年7月,包头市律师协会按照自治区妇联、自治区女律师协会的安排部署,常态化开展“百名女律师百场法治公益巡讲”行动暨妇女儿童权益大普法“七进”示范活动。
宣讲团深入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辖区的多个社区,针对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的婚姻家庭纠纷、妇女权益保障、反家庭暴力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进行宣讲,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公益巡讲活动,妇女儿童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让受众群体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更加清晰,增加了大家对法律知识学习的热情,为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奠定了基础。”包头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依法与普法治理科科长郄凤平说。
未成年人普法讲座
创新形式护航少年成长
如何创新思维,对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普法工作的重要之一,也是包头市一直探索实践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之路。
包头职教园区坐落于九原区,园区内七所大中专院校,现有两万余名在校师生和工作人员。为进一步增强园区内师生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全力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八五”普法以来,九原区司法局驻包头职教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行“点菜式”普法宣传教育,实时根据园区内各院校的工作需求及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普法。
九原区司法局白音席勒司法所副所长杨俊梅介绍,九原区司法局将普法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从包头职教园区的工作实际出发,研发了《青春无悔、家校解忧--青少年“六防”课程》,以“爱国+法治+心理健康”为主题,辅以大量典型案例,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进行讲授,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律师队伍也是未成年人普法宣传的主力军,包头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保护与公益法律委员会主任、内蒙古孚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文就是其中一员。
“14岁实施盗窃要不要负刑事责任?”通过互动问答,张文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年龄不是违法行为的护身符”。一个小朋友举手问道:“我看到同学被别人欺负怎么办?”张文现场支招:立即制止、寻求老师帮助、留存证据、及时告诉家长,让“旁观者”变身“保护者”。
其间,张文通过模拟日常场景,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引导孩子们识别潜在风险,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简单介绍“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幼小心灵种下遵纪守法的种子。
“今年安排的讲课格外多,但很充实也很欣慰。原先是主动上门讲课,现在收到越来越多的邀请,希望我们来学校讲法治课。”张文表示,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群体的法律知识需求,一套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材施教、做足功课才能让法治课发挥真正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视频、情景模拟、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帮助工作人员和教师增强法治意识,更好地应对校园管理中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