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商护企新高地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77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12

打造安商护企新高地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乌海市公安局多措并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原本想着换领身份证会很麻烦,耽误工作时间,没想到民警直接到企业上门办证,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前不久,乌海市公安局将移动便民警务车开进了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产业园区,为多个厂区的数百名员工提供了居住证登记、补换领身份证、流动人口登记等集中服务,企业员工对此赞不绝口。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乌海市公安局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找准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推出高效服务、法治护企、联动共治等多项举措,构建起“全链条、精准化、有温度”的公安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维护经济秩序,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厂交流

服务群众

架设“连心桥”服务企业更精准高效

“企业联系民警非常方便,渠道也很多,提出的需求很快就能得到回应,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公安机关的行动力。”近日,乌海市海南区某企业负责人为海南公安分局开展的警企联络服务由衷点赞。

为满足企业需求,乌海市公安机关全面推行“警企联络官”制度,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民警,点对点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建立“线上+线下”全天候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收集、研判、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治安、交通、出入境、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企业负责人出差带走了身份证,现在只有复印件,我想办理公章注销该怎么办?”在乌海市海南区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有办事人咨询,工作人员迅速回应:“我们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先行为您办理,事后补齐材料即可。”

流程做“减法”,效率做“加法”。乌海市公安机关以网上政务服务带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让企业尽享改革“红利”。乌海市公安局统筹调动交管、治安、经侦、环食药、反诈、行政审批办等多部门多警种专业力量,为企业提供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预防经济犯罪、证件办理等10余个项目的“助企拼盘”,主动深入企业、上门现场服务,实现一次服务满足多种需求。截至目前,乌海市公安机关按照企业“点单”开展“拼盘式”服务15次,服务企业员工2000余人次,解决企业需求60余项。

入企换证

打出“组合拳”保障经营更安全有序

近日,海南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辖区某煤炭企业报警称,该企业在进行日常检修时,发现地磅被嵌入异型模块,致使原料进库过磅所称重量与实际重量严重不符。企业负责人称,每日近百辆运煤车过磅,地磅数据偏差日积月累会造成巨额损失。

办案民警初步判断可能是内部人员作案,于是对企业进行全员排查,但未发现疑点。随后通过调取磅房视频资料,查明有数名蒙面人夜间潜入地磅下方操作。

民警迅速调整办案方向,集中走访运煤车司机,查明了虚假磅单的始作俑者某车队老板赵某。警方循线将赵某抓获,其交代与耀某合谋,耀某负责联系技术人员潜入磅房安装干扰模块,赵某串通供应商、司机等获利,办案民警据此又将耀某抓获。

本地嫌疑人落网后,民警循线深挖,发现制作干扰模块的团伙藏匿在江苏省某地。办案人员跨省抓捕,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抓获多名嫌疑人,搜出大量设备、芯片及工具,至此,该犯罪团伙被连根拔起。

“我们坚持主动出击、靶向发力,实施‘人力+科技’‘线上+线下’的工作模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乌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李宏伟说。

乌海市公安局始终保持对涉企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聚焦合同诈骗、职务侵占、资金挪用、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直接侵害企业权益的犯罪,以及串通投标、商业贿赂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犯罪,组织开展“昆仑”系列、“金融领域违法犯罪集中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坚持快立、快侦、快破,最大限度追赃挽损。自2022年以来,共破获各类涉企经济犯罪案件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人,挽回经济损失833万余元。

为民办事

织密“防护网”护航发展更稳固持续

乌海市公安局海南分局公乌素派出所将西来峰工业园区和公乌素开发区划分为四个片区,由四名经验丰富的民警分别兼任驻企调解员,主要负责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隐患排查、反诈宣传等工作。

“感谢你们的调解,让我们的纠纷能得到圆满解决。”近日,某公司员工打电话对乌海市公安局海南分局公乌素派出所民警表达感谢。

日前,海南公安分局公乌素派出所民警在园区开展安全宣传时,某公司负责人向民警反映,有两名工人近期因工作原因多次闹矛盾。为了防止矛盾激化,民警立即将情况反馈给驻企调解员,考虑到纠纷双方工作忙,驻企调解员约两人在非工作时间来调解室“坐坐”,经过摆事实、讲道理,在民警的耐心调解下,两人终于握手言和。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落实驻企调解员制度,深入企业精准对接、贴近群众、贴心服务,更好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了警企良性互动。”公乌素派出所民警马翔说。

公乌素派出所辖区企业众多,涉企类警情、矛盾纠纷发生频率高、警情数量占比达70%。过去涉企警情、矛盾纠纷发生时,通常是先拨打报警电话,值班民警处警后再根据紧急程度酌情安排处理,警企联动性不足,矛盾纠纷处理滞后。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警企合作建立“先锋义警队”,在此基础上建立驻企调解制度,以园区警务室为平台,警务室民警与“义警”对接,“义警”先期处理矛盾纠纷,民警给予指导。处置遇到困难的,由驻企调解员深入企业开展工作,如需进一步调解,由派出所协调有关责任部门介入调解。

驻企调解员制度是乌海市公安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通过驻企调解员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无论是员工之间的日常摩擦,还是因薪资、合同引发的纠纷,驻企调解员总能第一时间介入解决,同时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升企业员工法律意识。截至目前,驻企调解员在企业内部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5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3次,累计帮助企业化解矛盾纠纷10起。  (赵阳)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