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调管宣”四维协同  筑牢北疆安全屏障为公益诉讼装上“智慧眼”检察提前介入:助力公安部目标毒品案件侦破方寸之间忆烽火法治之光护成长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78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16

检察提前介入:助力公安部目标毒品案件侦破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林西讯近年来,赤峰市林西县人民检察院始终秉持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总方针,以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在办理“公安部目标2024-382号”贩卖毒品系列案件中,该院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禁毒工作成绩单。

自2024年以来,林西县检察院共受理该系列贩卖毒品审查逮捕案件17件17人,审查起诉13件13人。其中,批准逮捕16件16人,向法院提起公诉8件8人。法院已对4件4人作出有罪判决,2人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尚未作出一审判决的4名被告人,检察院均提出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议,彰显了打击毒品犯罪的坚定决心。

“要不是检察院提前介入,这起案件可能就被定性为一起普通的贩毒案,不会牵扯出这么多关联案件。”参与案件办理的民警深有感触地说。林西县检察院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在办理付某贩卖毒品案件时提前介入,精准判断出该辖区是毒品运输目的地和毒资筹集地,明确管辖权后,迅速引导公安机关根据购毒者证言和毒资去向,顺藤摸瓜追上家、查毒源,推动案件从个案突破为窝串案深挖拓展,2024年8月,该系列案件成为公安部部级毒品目标案件。

“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是林西县检察院办理该系列案件过程坚守的核心理念。为有效履行侦查监督职能,该系列贩卖毒品案件由同一名员额检察官负责,秉持全链条打击原则,根据嫌疑人供述和毒资流向,引导公安机关核查网络用户真实身份,不断追查上家,以点带面精准打击毒品犯罪。

截至目前,已追捕漏犯6人、追诉漏犯7人,其中1名被追诉的被告人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在办理追捕2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时,检察官引导公安机关依据电子数据排查其下家,经过两次退回补充侦查补充新证据,最终在提起公诉时对2名被告人提出了有期徒刑15年、没收财产的量刑建议,展现了对毒品犯罪“零容忍”的态度。

毒品交易往往隐蔽性强,尤其是在该系列案件中,贩毒者通过“埋雷”“黑车”捎货等方式交易,给证据收集带来极大困难。面对这一情况,林西县检察院的检察官坚持亲历性证据审查,详细列出继续侦查提纲,引导公安机关围绕毒品来源、毒资走向、嫌疑人供述和购毒者证言等展开侦查,并加强与其他涉案地公安机关的协作,实现证据信息共享,打破“证据孤岛”。在办理程某、刘某贩卖毒品案件时,二人拒不认罪,检察官督促公安机关深挖毒资流转等客观证据,最终形成闭合证据链条,确保了案件的顺利办理。

林西县检察院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在“公安部目标2024-382号”贩卖毒品案件办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打击了毒品犯罪的嚣张气焰,更有力维护了辖区的社会安全和稳定,为禁毒工作贡献了检察力量。 (韩广臣邢瑞静)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