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玥通讯员安晶晶)“本以为这事儿得闹到法庭上,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既没伤和气,又拿到了赔偿,多亏了你们!”近日,在包头市固阳县兴顺西镇综治中心的“兴枫桥多元调解室”外,河楞村村民办完纠纷调解后感慨地说道。
每周四清晨,固阳县兴顺西镇综治中心门前都会有很多前来咨询和调解的群众,只因这里是大家公认的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好地方”。
为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路、问题快解决”,该中心建立起“常驻+轮驻”协同机制,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6个部门常年派驻人员,卫生院按需轮值,群众无论遇到邻里纠纷需司法机关介入,还是突发情况需公安部门协助,在该中心即可实现多部门“一窗对接”,极大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重点打造“兴枫桥多元调解室”与“老胡工作室”,形成分层处理模式--简单矛盾由“老胡工作室”快速调处,复杂纠纷则由“兴枫桥”团队精准化解,两者协同,实现矛盾处理“有速度、有准度”。至今,两大调解阵地已成功化解纠纷60余起,涉及金额94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100%,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此外,该中心深化“警情+司法+综治”三调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力量协同,无论是人身损害赔偿,还是土地征用款项分配等复杂争议,均能实现高效化解、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