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是宕昌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吗?我们是鄂托克旗人民法院执行局,有个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黄某某、冯某某现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请予以协助执行。”
“好的,了解,安排!”
随后,执行干警赶赴宕昌县,并在宕昌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协助下,成功找到了被执行人,执结了这起借款合同纠纷案。该案的成功执结是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人民法院执行局以交叉执行破解执行难的一个缩影。
作为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执行工作承载着每一名胜诉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最终期盼。“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实现后,如何巩固深化执行成果,在新的赶考路上答好“切实解决执行难”这道大题,成为了鄂托克旗法院执行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直以来,鄂托克旗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涵养“如我在执”工作理念,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创建交叉执行与跨域联动、关联案件、终本清仓、信访化解、打击拒执等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竭尽全力以法治之光照亮胜诉当事人前行之路。2025年以来,该院受理执行案件2895件,执结2509件,执结率86.67%,执行完毕率58.26%,执行到位率68.96%,执行到位标的2.71亿元。
获赠锦旗
执行现场
跨院接力 成功化解4年积案
“法官,我看到被执行人赵某在鄂托克前旗那达慕大会会场,你们快来!”
“收到,我们现在出发。”
2021年3月,原告毕某收到判令被告赵某偿还28000元的民事判决书后,满心欢喜的他本以为胜诉意味着权益实现,却在判决生效后迟迟未收到欠款。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但历时四年,该笔欠款一直未能顺利追回。毕某急得多次致电法官:“这钱难道真要不回来了?”
就在毕某近乎失望之际,该起案件交叉移送至了鄂托克旗法院。
案件受理后,执行法官主动联系毕某,深入了解被执行人的家庭背景、从业状况等,并告知毕某如发现被执行人相关线索可立即反馈。不久后,法官接到了毕某的举报电话,这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执行法官到达执行现场后,并未发现被执行人的踪迹,遂决定先佯装放弃搜寻,换上便装混入那达慕会场。不到一小时,被执行人就在人群中现身,执行法官顺势上前与其闲聊,直到被问及是否偿还毕某欠款时,赵某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执行法官当即出示工作证,并将其拘传至法院。后经耐心劝解,双方达成以物抵债的偿还协议,赵某同意用自己的牛羊抵顶欠款,这起长达四年之久的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鄂托克旗法院始终将交叉执行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交叉执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鄂托克旗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交叉执行工作实施意见》,组织法官团队办理预交叉执行案件,并建立案件跟踪台账,定期召开交叉执行工作“推进会”,对整体工作进展进行评估和分析,切实推动交叉执行成为破解执行难题的“利刃”。
联动协作 全力提升执行质效
在吴某与邬某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法院判令被告吴某于判决生效之日立即偿还原告邬某某40000元。后吴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邬某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线上、线下双向查控,均未发现任何可供执行财产,且因被执行人吴某一直下落不明,故只能终结本次执行。
“面对日益复杂的跨省域查人找物难题,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我们要通过交叉执行模式,整合不同区域、部门的资源和优势,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信息共享,以此提升查人找物的精准度和效率。”鄂托克旗法院执行局局长敖日格乐提出了新思路。
2025年,开展预交叉执行行动后,鄂托克旗法院主动对预交叉执行案件进行排查,并积极与公安机关进行联动。通过执行联动,该院执行局成功获取了吴某的联系方式和具体位置。执行法官立即前往现场将吴某拘传至法院。在羁押室内,吴某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履行义务的严重后果,当即联系家属还清了全部欠款。
近年来,鄂托克旗法院充分利用“府院联动”“法院+公安”“法院+不动产中心”“法院+法院”等多元联动模式,全力破解执行难题,真正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该院不断优化执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执行+警务”深度融合工作模式,开通“草原执行110”线索举报电话,成立“草原执行110”指挥中心,并实行全天候值班,快速反应、精准打击规避、抗拒执行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草原执行110”成立以来,累计出警421次856人次,拘传277人次,拘留99人次,执结案件57件,执行到位金额535万元。
同时,该院构建了“立审调执”一体化机制,不断深化立审调执协同配合模式,成立巡回审执服务中心,将执行和解前置于先行调解、诉中调解、执行立案前,通过执前督促,持续提升交叉执行工作质效。
执破融合 充分彰显司法温度
“企业有大量被执行案件,明显资不抵债,应受理破产。”
“赞同!早点进入破产重整,各债权人可以申报债权参与分配,企业自身也可能获得新生契机。”
对于鄂托克旗法院集中交叉执行的被执行人某有限责任公司系列案件,法官查明,该公司因房地产市场低迷、资金断链等原因形成巨额债务,且其开发的房地产也处于烂尾状态,现有土地和未完工楼房均在银行抵押或被查封。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某某身涉近百件执行案件,亦无力偿还债务,故作出了同意该公司破产申请的决定。
“我们以深入推进‘执破融合’为突破口,打破过去执行与破产之间的壁垒,推动两者‘双向奔赴’,让‘执转破’案件‘移得出、立得上、破得了’,以破促执、以执助破,实现挽救困境企业、保障各方权益的双赢目标。”鄂托克旗法院执行局分管领导梁海荣说道。
一直以来,鄂托克旗法院在执行中灵活采用“活封”“活扣”等措施,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探索执破融合工作机制,先后帮助7家“僵尸企业”退市,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司法动能。同时,该院创新建立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推出涉企诚信“白名单”、诚信自动履行证明书,积极引导教育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被执行人纠正失信行为,进一步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交叉执行是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鄂托克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慧卿表示,该院将以“执之以成”的决心,全力推进交叉执行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朝着切实解决执行难、实现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