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秋季开学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近日,自治区公安厅交管局高速公路一支队组织各大队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全力护航师生平安出行。
交通宣讲进校园守护成长“警”相随
活动期间,该支队盛乐大队民警走进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为学生们带来新学期交通安全“第一课”。
活动以“知危险、会避险”为主线,重点围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和宣传《内蒙古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展开。民警创新开展户外交通安全小课堂,通过趣味互动打破传统宣教模式,重点强调了三个严禁:严禁未满12周岁骑行自行车、严禁未满16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严禁无证驾驶摩托车,并结合典型案例,生动剖析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相应法律责任,让安全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入脑入心。同时,民警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中与学生出行密切相关的条款,通过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安全出行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此外,民警通过“情景演示辨对错”互动教学法,模拟多种出行场景,组织学生现场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在“贴标签”环节,学生需为模拟场景中的危险行为标注警示标识;“辨对错”环节则通过角色扮演还原真实路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安全隐患。这种沉浸式体验教学,使学生在参与中直观理解错误行为的危害性,有效强化了“知危险、会避险”的安全意识。
普法宣传施妙招有趣有料更有效
近日,该支队察素齐大队民警走进土默特左旗把什民族小学,将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打造成沉浸式闯关体验,让安全知识真正走进学生们心里。
民警用学生们听得懂的“童言童语”,结合典型案例生动讲解了闯红灯、不系安全带、在道路上追逐打闹等行为的潜在危害,直观的画面让大家一眼看清危险所在。同时,针对上下学路上的“高频隐患”,民警划了“安全重点”:从不能在“汽车盲区”内玩耍,到过马路要牢记“左看右看再左看”过街法则,再到“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硬性规定,以及遇到交通事故或危险时的正确求助方式,把实用的安全技能实实在在送到学生手中。这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通过沉浸式体验教学,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交通安全的种子。
讲好安全“第一课”守护平安“开学季”
近日,该支队呼和浩特大队以“平安开学季”为主题,组织宣传民辅警走进辖区学校,开展了“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结合学生上下学途中涉及的交通场景,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高速公路通行禁忌、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交通乘车系好安全带等交通安全常识。重点针对部分家长存在的“让孩子独自横穿马路”“驾车时不约束孩子行为”等监护疏忽问题,明确了监护人需履行的交通安全监管义务,如不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不允许孩子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不让12周岁以下孩子骑自行车、不让16周岁以下孩子骑电动自行车等。同时,宣传民警向骑车的学生们讲解了自行车在机动车道骑行、自行车闯红灯的危害,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知危险、会避险”的安全意识。
家长们在参加完安全宣传活动后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发现了日常监护中的盲区。一位学生的父亲坦言:“以前总觉得孩子大了不用操心,现在才明白交通安全教育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
听看答说齐发力安全意识入心田
近日,该支队和林格尔大队以2025年秋季开学为契机,组织民警深入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小学开展了“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
活动中,宣传民警围绕“如何安全过马路”“乘坐电动车是否需要佩戴头盔”等核心知识点设置问题,学生们积极举手、踊跃抢答,现场氛围热烈。为增强教育效果,活动特别设置了奖励机制,答对的学生可获得实用的学习文具。在趣味互动环节,学生们不仅巩固了交通安全知识,更通过实践加深了理解。活动最后,多名学生代表主动分享了心得体会。
此次活动通过“听、看、答、说”多维度互动,让交通安全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为构建平安校园、守护学生出行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速公路一支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