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已成为提升公民法律素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为打破普法方式单一、内容枯燥、互动性弱、群众参与度低的局限,近日,包头稀土高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联合区社会事务局,在高新区体育中心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与趣味运动项目深度融合,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地感受法治精神。通过“运动+普法”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普法宣传覆盖面,增强了普法宣传趣味性、吸引力和实效性,切实提升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建设法治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运动项目“藏”法条
学法竞技双在线
此次运动会突破传统形式,巧妙将法律知识融入各项运动项目,实现了强身健体与普法教育的有机统一。现场设置了8个特色竞赛项目,包括团队协作、知识问答、情景模拟等环节,让法律知识从“书本上”走进“运动中”。
“宪法知识拔河赛”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要求参赛选手在拔河前先回答宪法常识题(如“我国现行宪法最近一次修订是哪一年?”),答对者方可获得拔河资格。“以前背宪法条文总觉得抽象,现在通过答题闯关,知识点记得更牢了。”刚赢得比赛的基层普法员小李气喘吁吁地说,这种“先学后动”的模式,让法律知识不再是生硬的文字。
此外,民法典保龄球大作战、曲棍球大作战等创意普法项目同样广受欢迎。在民法典保龄球环节,选手必须正确回答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等民法典核心问题才能获得复活机会。整个活动场地布置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条幅,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在竞技互动中自然而然掌握法律要点。
以“动”促学强素养
形式多样“接地气”
此次趣味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生动的法治培训。以往的普法学习多以听讲座、学文件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干部职工、群众参与度不高。此次趣味运动会,将法律知识与运动相结合,既能让干部职工、群众在运动中放松身心,又能在互动中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有效提升了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在面向市民的普法服务区,专业律师和司法工作者组成法律咨询团队,为市民提供一对一法律解答。活动现场同步发放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专题宣传手册,通过专业讲解与资料发放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普法覆盖面,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寓教于乐学知识
特色普法有创意
活动结束后,参与人员纷纷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普法形式既新颖有趣又贴近生活实际,不仅有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更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许多参与者特别提到,通过“宪法知识拔河赛”“民法典保龄球大作战”等特色项目,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可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这样富有创意的普法活动。
下一步,包头稀土高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将继续探索普法宣传新形式、新载体,结合群众需求和司法工作实际,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活力、有实效的法治宣传活动,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为建设法治高新、平安高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杜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