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又称本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疾病防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推动其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如果说中医药产业是守护民族健康的千年根基,赤峰荣兴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荣兴堂药业)便是以匠心耕耘道地本草、以创新激活产业血脉的产业领航者。

荣兴堂药业董事长于荣
顺势而为 廿载耕耘树标杆
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有着300多年的种药传统,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建有“药王庙”,而1784年乾隆赐名“药王村”的传说更为这里增添了传奇色彩。2001年初春,于荣带领团队在这里创立了荣兴堂药业。
二十四年风雨兼程,荣兴堂药业完成了从“种药收药的乡村企业”到“参与制定标准的产业龙头”的蜕变。2001年创立之初,荣兴堂药业以仿野生种植试验田起步,2004年获国家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鲜桔梗首次出口韩国;2007年,中蒙药
饮片通过国家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2024年成为自治区首批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企业;2013年延伸产业链获国家加工发明专利,2016年起携手科研机构制定3项地方标准,2019年数字化溯源系统推动产品畅销海外,2021年主产品通过“三无”(无硫加工、无黄曲霉毒素、无公害)检测,成为名企供应源。直至2024年国家中药材标准化联盟将“三无一全”(无硫加工、无黄曲霉毒素、无公害,全程可追溯)认证授予其北沙参、桔梗、黄芪三大当家品种时,这家赤峰药企已站在全国中药材品质的前列。
在此期间,荣兴堂药业先后荣获“专精特新企业”“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蒙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道地优质药材种植基地”“百强品牌企业”等多项自治区和国家级荣誉称号,“荣兴堂”也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自2021年起,荣兴堂药业还连续四年,承办了由中国中药协会与喀喇沁旗政府主办的全国中蒙药材产业发展大会。牛家营子镇也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塞外药乡。
道地匠心 本草精粹惠九州
荣兴堂药业创始人于荣坚持以劳模精神与企业家远见铸就企业灵魂。自成立以来,荣兴堂药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和技术方法,进一步推动道地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利用。
荣兴堂药业深谙“药材好,药才好”之道。早在2001年,就坚持采用全周期仿野生种植方式,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西山村的50亩试验田上培育黄芪、桔梗等中草药材。2004年首批药材收获,经检测,有效成分含量超《中国药典》标准1 .5 倍,获得了国家GSP认证。2006年,荣兴堂药业创新“种苗补贴+保底价收购+技术指导”模式,引导带动127户农户种植仿野生中草药材300亩,为农户带来年均增收4000元的良好经济效益。
2014年,荣兴堂药业建设了500亩GAP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规模化药用动植物养殖、种植
基地),并引入了智能滴灌及专用生物菌肥研发应用技术,不但使黄芪种植亩产突破600公斤,也保证了所种药材的质量源头可控。2018年,荣兴堂药业采用德国农机进行种植,播种效率精准提升。随后,荣兴堂药业逐步在总部牛家营子镇建起了以北沙参、桔梗等为主的8 .6 万亩核心基地,将传承300年的药材种植传统淬炼成覆盖科研、种植、加工、出口全环节的现代化产业链。
“药材的优良品质关键在于确保道地药材在道地产区。”于荣道出了道地药材生产的奥秘。为此,荣兴堂药业以战略视野,在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乡、翁牛特旗桥头镇及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建设了四大种植基地,总面积达6 .4 万亩,形成了覆盖蒙东、锡盟、河套的黄金种植带。
荣兴堂药业基地建设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基于生态适配性原则,旨在实现资源优化、增强产业韧性。荣兴堂药业五大基地普遍采用仿野生种植模式,确保药材药效的野生品质。这种将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种植方式,不仅让道地药材焕发新生,更在现代化种植与自然规律之间找到了平衡,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荣兴堂的成长史,亦是一部“企业壮大与百姓共富”的交响曲。荣兴堂药业五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10余万农牧民群众纳入中药材产业化链条,户均年增收超万元,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种药材,盖新房”的民谚,正是该企业“药者仁心”最生动的注脚。
目前,荣兴堂种植的北沙参、桔梗、黄芪、牛膝、党参、防风、赤芍、甘草等20余个品种中,北沙参产量占到全国的85%,桔梗产量占到全国的70%。其产品不仅雄踞内蒙古及东北市场,更远销湖广、江浙、西北等省区,部分药材还漂洋过海成为日韩等传统汉方药业及美食界的“座上宾”,草原药香浸润了海内外。
荣兴堂现代化检测实验室
产业强链科技兴药蓄势能
作为荣兴堂药业的董事长,于荣眼光独到,早在企业创建初期就曾说过“立足道地药材产区优势,以标准化加工延伸产业链,既传承炮制技艺又带动农户增收,让民族医药走向世界”之语。
在于荣的带领下,2004年荣兴堂药业建起了饮片加工厂,以仿野生黄芪、桔梗等为原料的饮片产品得到国内业界高度认可,同年实现了鲜桔梗出口韩国,倍受推崇。
“药材是天地精华,加工是点金之手。”于荣常以此告诫团队。2007年,荣兴堂药业率先引进GMP认证智能化生产线,以趁鲜切制系统为核心,通过一体化、数字化设备,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与工艺动态优化,在保留道地药材活性的同时,构建了“精密提取-智能分装-数字化品控”的全链条,实现精密化、集成化生产,推动产业进一步升级。
荣兴堂药业还独创了低温梯度干燥工艺,使桔梗切片白如雪、脆如菱,却又不损半分药性。同时,该企业还坚持保留净制、浸润、切制及炮炙等手工工艺,确保“药透水尽”等传统标准不被丢弃,这对道地药材处理尤为重要。
荣兴堂药业坚持“现代标准化生产为体,传统技艺精髓为用”的原则,在药材加工时,注重现代化设备与传统药工经验智慧并重,实现了中药炮制现代化与传统技艺的完美融合,不仅提升了药材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强化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目前,该企业饮片药年产能达万吨,产品覆盖蒙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等600余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出口品种占比达35%。
二十余载砥砺深耕,荣兴堂药业秉承“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弘扬“诚信、务实、共赢”的企业精神,以智者的匠心淬炼本草精华,凭勇者的开拓问鼎产业前沿,用能者的技艺纵横全球市场,技术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品牌含金量与日俱增。这个根植北疆的品牌,既推动着中医药在国内的传承创新,也为其国际化发展贡献了企业力量。
从燕山北麓的生态药田到云端的数字药房,从实验室的分子提取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守护,荣兴堂药业肩扛社会赋予的使命担当,在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的征程中,刻下了属于中国药企的闪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