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第一次到吉尔嘎郎图边境派出所。这么多年来,这条去所里的路有几个坑我都知道,比如现在……”去所里的路上,民警呼木吉乐图介绍道。说话间,车辆颠簸起来,“马上就到啦,这是最后一个(坑)。”不一会儿,车辆抵达此次采访的目的地--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吉尔嘎郎图边境派出所。
帮助群众
办理业务
在岁月里种下鲜花
吉尔嘎郎图边境派出所1951年建所,是内蒙古首批设立的边防派出所之一。该所地处锡林郭勒盟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肩负着2902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管控任务。
12年过去了,在呼木吉乐图的记忆里,扎根边境的岁月依旧历历在目。
吉尔嘎郎图夏季短暂,全年气温偏低,一年最冷的时候平均气温都在零下35度左右。
12年前,吉尔嘎郎图边境派出所并没有如今的住宿条件,8名民警挤在小小的平房里,屋里没有暖气。民警们晚上轮流烧锅炉,每个值班烧锅炉的夜晚都睡不安稳,生怕因为自己睡过头耽误续煤,让大家感冒。
冬天大雪封路,几乎半个月才能进行一次物资补给。那时还没有通公路,走草原路要颠簸三四个小时才能到120公里外的阿巴嘎旗,雪大时往返需要两天。“有一年冬天,我们到旗里采购,折腾了一天才回到所里,尽管一筐鸡蛋放在腿上护着,回去后发现还是碎了十几颗,心里真不是滋味啊!”
呼木吉乐图从小生活在牧区,对于草原生活并不陌生。但初到所里,还是被这里简陋的条件惊到了:水电设施欠缺,洗澡要去旗里,看电视要等信号,厕所要去外面的旱厕。
在一个能见度极低的风吹雪极端天气里,有群众向吉尔嘎郎图边境派出所求助:孩子出门上厕所很久都没有回来。呼木吉乐图和同事立即出警寻找,一个多小时后将脚趾已经冻得红肿的孩子找到,并为其处理了冻伤,随后平安送回家中。回到所里的时候,两名民警的手脚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不敢和妈妈诉苦,她帮不上忙,还要跟着担心。”呼木吉乐图说。
2018年,部队面临改革转隶,呼木吉乐图想过回家陪伴父母家人,然而,这片为之奉献了十年青春的土地,却让他无限眷恋。最终,他还是留了下来。
2023年冬天,受寒潮影响,强冷空气长驱直入内蒙古中部地区,吉尔嘎郎图苏木遭遇接连不断的暴雪侵袭,民警们连续奔波在出警救援的路上。
1月12日,刚处理完两起车辆抛锚警情的呼木吉乐图又接到玛尼图路段多车被困的紧急呼叫。他和民警谢鹏飞、辅警斯楞格开着警车赶到现场时,发现积雪已把公路堆成“雪墙”。6辆货车、3台私家车卡在雪窝里,最长的已经被困3小时。民警们挨个敲车窗确认人员安全,遇到车轮打滑的空转车辆,就跪在雪地里用铁锹铲开底盘下的冰坨,把警用棉帽摘下来垫在车窗边缘,拿撬棍一点点别开缝隙,打开救助通道。经过3个小时的救援,15名群众均脱离危险。
像这样的救援,那年冬天,所里干警经历了60余次。
在平凡中守护安宁
吉尔嘎郎图苏木只有一条街道,几家小卖部,3家饭馆,在这里,警民关系非常和谐。
“谁家有难,帮一把就过去了。”民警巴达日呼去年被派驻到海尔罕嘎查任驻村第一书记。别看他是“90后”,但已在边境派出所工作了10年,讲起驻村工作来有自己的“秘诀”:“我喜欢给大家的朋友圈评论点赞,遇到群众分享‘喜乐之事’,给予祝福和支持;有群众倾诉‘不快之事’,尽可能给予有效的帮助”。
“我的宝贝此刻正在酣睡,而我的心情幸福又忧虑。”2月23日,辖区群众安波尔因孩子早产在医院保温箱治疗,高昂的费用让他焦虑万分。巴达日呼看到他在朋友圈分享的宝宝照片后作了评论:“草原的春天要来了,日子一定也会明媚起来。”随后,他将安波尔的情况反映给所里,当天就开通了户籍服务“绿色通道”,为其办结了新生儿落户服务。
朋友圈“资源”让巴达日呼掌握了辖区的急难愁盼、大事小情,大家都喜欢和他唠唠家常、聊聊新鲜事。
2025年初春,辖区丁某以“家人病重急需手术费”为由,向9名工友借走了13600元后消失。工友们焦急报警,接警后,所长毕国磊立即带队展开调查,发现丁某的借款理由纯属虚构,而资金流向显示,钱款并未用于医疗,而是流入了网络赌博平台。通过调查研判,警方很快锁定了丁某的藏身之处。在毕国磊的劝导下,最终丁某主动退还了全部赃款。
毕国磊知道,案件办结并不是终点,丁某的赌瘾未除,若放任不管,很可能重蹈覆辙。于是,他联合辖区司法所,专门为丁某制定了帮扶计划,并经多方联系,帮助丁某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毕所,谢谢您……我一定重新做人!”从拘留所出来的那天,丁某给毕国磊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几个月后,丁某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他按时参加心理辅导,在公益活动中找回了自己的价值,工作也踏实了。工友们见他真心悔改,也慢慢重新接纳了他。
护边员格日勒其木格从1997年起就开始参加巡边护边工作。28年光阴流转,她已累计巡边3.5万公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鸽子姐”。
“偷越国边境就像翻别人家羊圈!”在格日勒其木格这里,《陆地国界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等法条变成生动的讲述。除了日常巡护任务,她经常结合辖区实际和热点话题,在护边驿站里组织牧民学习,宣讲党的政策,并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她所在的护边驿站也成为辖区闻名的“红色宣讲点”和“警民联络站”。
如今,辖区29个护边驿站共有41名护边员和警务助理,他们与边境派出所民警一道,为守护边境安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获得赞誉
下乡走访
在孤独中诠释浪漫
吉尔嘎郎图,蒙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但在这里,民警们却常常与孤独为伴。即使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里仍然经常停电,导致网络与信号同时消失。漆黑的夏夜里,民警们三三两两坐在台阶上数星星,比赛谁的目光能穿越更远的夜空。
吉尔嘎郎图边境派出所民警平均年龄不到30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却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同时,也总有人能把孤独酿成蜜糖。
教导员于国峰在所里被称做“黑哥”,民警们说他是因为心怀暖阳才被晒黑。他的笔记本上记载着新警的职业困惑、老民警的岗位转型焦虑、家属体检政策、适龄儿童入学政策……
辅警吉雅泰的儿子患病时,同为人父的“黑哥”立即与所里民警全力协调工资预支、联系定点医院、发起捐款,用时72小时完成了一场爱的接力。不久,看到孩子病愈出院,“黑哥”十分高兴,同时也更加想念不能常伴身边的孩子。在“黑哥”宿舍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彩色贺卡,上面稚嫩的笔迹写着:“等我长大了,一定关掉爸爸凌晨5点的闹钟。”
妩玉罕是派出所唯一一名女辅警,她的存在给所里增加了温柔的色彩。2024年冬天,得知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无法前来办理户籍业务,妩玉罕与民警上门收集了老人的相关材料,并第一时间将办理好的户口本送上了门,老人拉住她的手说连声道谢。看着老人脸上的笑容,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心头的暖意。
有人说,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需用寂寞来偿还。但吉尔嘎郎图边境派出所,这支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最年轻的戍边队伍,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诠释着“寂寞可以是另一种灿烂”的含意。
(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