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祯通讯员王雅慧)近日,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法院通过“微信+现场”联合调解模式,成功执结一起异地借款纠纷案件。被执行人邸某与申请执行人武某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借助微信视频达成和解协议,实现了当事人“零跑腿”化解纠纷。
该案中,邸某向武某借款93000元,偿还部分款项后,剩余款项一直拖欠未还。武某无奈之下诉至法院,经法院判决,邸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经调查发现邸某名下无足额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武某长期居住外地,无法到场调解,案件陷入僵局。
为推进案件实质化解,执行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采用“微信+现场”调解模式,指导武某委托亲属到场,同时通过微信视频连线武某本人,实时参与协商。在法官的组织下,双方在线逐条确认还款细节,并通过微信传送、确认和解协议,最终达成执行和解。邸某当日支付部分案款,并承诺分期履行剩余款项。
本案借助信息化手段将“面对面”调解延伸至“屏对屏”沟通,有效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是执行工作便民利企的生动体现。下一步,九原区法院将继续深化技术应用、优化流程机制,推广高效便民的执行模式,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提升执行质效与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