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接孩子跟‘打仗’似的,提前半小时就得在校门口堵着,现在收到通知再出门,5分钟就能顺利接上娃!”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三小学一位家长的感慨,道出了校园周边交通治理升级带来的新变化。近期,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联合辖区学校创新推出智慧护学升级版方案。通过智能校徽功能迭代与交通管理组合拳的双重赋能,有效化解了以往接送潮汐造成的拥堵难题,为孩子们的上学路构建起一道科技加持的平安防线。
注入“芯能量”激发护学活力“这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对‘智慧护学’模式的深度重塑。”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为第三小学智能校徽新增的“值岗打卡”“智慧放学”“违停挪车”三大功能,直指校园周边拥堵痛点。
“值岗打卡”实现责任闭环。交警护学岗、校园安保及家长志愿者执勤时,需通过软件完成定位打卡与拍照记录,确保值岗过程可追溯。同时,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各岗位人员分布情况,如遇突发状况,可快速调配最近力量支援。
“智慧放学”破解拥堵难题。系统按预设方案向不同班级家长推送精准放学通知与等候区信息,实现校门口人流、车流“错峰、分区”,彻底告别“一窝蜂”式乱象。“以前放学像‘赶大集’,现在按区域接送,家长找孩子方便了,我们管理也轻松了。”康巴什区第三小学五年级(3)班班主任赵彦文说道。
“违停挪车”体现柔性治理。执勤人员发现违停车辆时,通过“拍车牌查车”功能可快速关联学生信息,变被动处罚为主动疏导,既保障了道路畅通又彰显了执法温度。
打出“组合拳”凝聚保畅合力
依托智能校徽生成的学生到校离校精准数据,交管部门打出“预约分流+精细疏导+严管共治”组合拳,为校园周边交通“舒筋活络”。
在学校邻近路段开辟“预约接送区”,设置班级班牌引导家长按点接送;将周边非机动车道划为“外围停车区”,分散交通压力;高峰时段实施“限时禁左”“单向通行”管制措施,同步优化路口信号灯配时,为接送车流开辟“绿色通道”。同时,专用车位搭配电子警察抓拍违停,家长按平台推送时段抵达,车辆停留时间从平均15分钟压缩至3分钟内。此外,学校值班领导、教师、家长志愿者与交警形成护学联盟,共同维护交通秩序、处置突发状况。
打好“科技牌”绘就平安图景
如今的康巴什第三小学周边,上下学高峰期拥堵时长较之前缩短60%,车辆平均通过时间减少30%,违停现象下降近八成。这一变化源于“科技赋能+精细管理”的深度融合,更离不开“家校警社”的协同发力。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康巴什区大队大队长刘永飞表示:“未来将持续探索大数据、物联网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让科技深度融入城市运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校园周边畅通,更要让每一个孩子的上学路都安全、有序、温暖。”
夕阳下,康巴什区第三小学校门口秩序井然:家长按通知在指定区域等候,学生佩戴智能校徽列队离校,交警与志愿者协同疏导车流……科技赋能与文明自觉的深度融合,让智慧平安校园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