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壮美的兴安岭环抱之中,兴安盟公安局五岔沟森林公安分局明水河生态警务联勤室,始终坚守在生态保护与为民服务的前沿。它不仅是森林公安职能的延伸,更是一座警民同心、共护安宁的“连心桥”,在广袤林区与城镇生活之间,绘就了新时代“生态警务”的生动图景。
巡逻踏查
严守生态底线 筑牢绿色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是生态警务联勤室的首要职责。面对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明水河生态警务联勤室民警坚持开展高密度、网格化巡护,深入林区排查火险隐患,广泛宣传防火知识,严格管控野外火源。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坚守防范风险,切实筑牢北疆生态安全防线。
在持续深化“生态警务联勤”工作机制中,五岔沟森林公安分局持续完善“警力巡逻+视频巡查+无人机巡航”的立体化巡防模式,以巡逻防控、打击违法犯罪、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为重点,联动林长、警长、绿盾先锋生态服务队、护林员、家庭生态农场主等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生态警务联勤室已成功开展野外救助80余次,及时有效调处化解涉林矛盾纠纷40余起。
同时,生态警务联勤室坚决打击非法狩猎、盗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巡山清套行动,为野生动物营造安全的栖息环境。民警们以林为家,忠诚守护这片生态乐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延伸服务触角 传递警务温度
明水河镇地处旅游热线,节假日期间,生态警务联勤室便成为“流动服务站”,民警积极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和应急救助,从车辆救援到寻人寻物,一桩桩暖心小事汇聚成游客心中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今年7月,生态警务联勤室收到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3名医护人员的感谢信,对民警王向军在她们车辆燃油耗尽被困时提供及时援助表达谢意;8月初,民警周永生在明水河镇森鹿驿站捡到游客韩女士装有重要证件和现金的手提包,经多方联系物归原主;9月中旬,民警帮助一外地游客找回走失儿童,赢得游客赞誉……
生态警务联勤室的服务精神同样惠及本地居民。无论是调解邻里纠纷,还是提供法律咨询,民警始终秉持“服务零距离”的理念,借助“警务通”等科技手段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推动融合治理 护航和谐发展
五岔沟森林公安分局以“生态警务+”协同共治模式为基础,科学制定《关于推进生态警务机制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形成“林长、警长+林场、林政防火检查站+分局各派出所、生态警务联勤室+专业警种”的合成作战体系,系统谋划“推进生态警务机制建设运行”工作体系,主动联系辖区林业局、林场、镇政府、边境派出所等驻地单位,建立健全信息推送、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等机制,重要线索提前介入、协同调查,推动行政处理和刑事打击无缝衔接,将联动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合整治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该分局协同辖区单位开展联勤巡逻、联动执法、联合演练10余次,有效整合内外部警务资源,通过纵向合成、区域融合,最大限度发挥警力资源优势,以“生态警务”建设的实际成效,护航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水河生态警务联勤室的实践,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林区警务中的生动诠释。通过推动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将生态保护、治安维稳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实现警务前移、服务下沉,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生态警务联勤室已组织开展各类联合巡控40余次,参与禁渔禁猎、森林防火及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合执法10余次,成功救助野生动物13只(头),为群众解决各类困难230余起。 (戴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