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中培训

深入宣传
了解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人员密集场所、建筑保温材料、消防“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联合多部门开展系列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强化监管、排查隐患、宣传培训等举措,有效化解各类消防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联动织密“防护网”专项整治动火作业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风险,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牵头,联合住建、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专项整治专班,创新推出“部门联动+消防主导+网格覆盖”监管模式。截至10月11日,专项整治专班共召开联席会议41次,联合制定工作方案2个,查处无证上岗、违规审批等行为2起,整改动火作业问题隐患21项。同时,该支队精准开展“理论+实操”定制化培训,累计覆盖1200余人次;组织“敲门入户”宣传470次,发放资料1.5万余份;推动161场违规动火火灾应急演练落地,1280余人参与实操;针对夜间施工、节假日运营等高风险时段,实施“错时检查”机制,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明确“谁的场所谁管理、谁动火谁负责”原则,推动企业健全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动态监守“安全关”全链条治理保温材料
为防范建筑保温材料消防安全隐患,日前,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工信、住建部门,对辖区保温材料生产企业、销售单位及在建项目开展全链条摸排,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目前,已完成2轮次检查,覆盖8家生产企业、5家销售单位及121个在建工程项目。检查中,该支队抽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20份、在建项目20个,现场抽样检测保温材料26份;推动19个建筑工地设置永久性责任标牌,审查8个竣工验收项目,核查工程审批手续32份、作业人员资质62人。同时,该支队在高层民用建筑全面推行“一楼一牌”制度,标注保温材料类型、耐火等级及维护责任人,累计为1060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设置永久性质量责任公示牌,逐步实现全市覆盖。此外,该支队还开展国家强制标准宣传培训,累计培训590人次。
打通救援“快车道”全力保畅“生命通道”
围绕消防“生命通道”畅通问题,呼伦贝尔消防救援支队因地制宜推进整治,重点落实“五个一”活动,即发出一份倡议书、组织一场应急演练、落实一次专项培训、实施一次联合执法、开展一次集中曝光,推动治理落地见效。该支队联合公安、住建部门对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等场所开展集中清理,累计清理违规停放车辆1341辆,拆除障碍物524处,打通堵塞消防通道309条;在1300余个场所规范设置消防通道标识,明确通道范围与通行要求,切实保障应急救援“生命线”畅通。
建设宣教“双发力”全面管控电动自行车
针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着力加快推进既有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全面规范充电电价。目前,全市2338个住宅小区中,1403个已建成充电设施,覆盖率达60.1%,并安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181部。同时,该支队开展社会保有锂电池健康评估工作,公开回收网点信息,推动“以旧换新”,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行为;联合多部门组建582个检查组,出动1931人次,检查1320个住宅小区及372家“三合一”场所,清理违规停放、充电车辆2194辆;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知识,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联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