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根基在民生,关键在精准,保障在长效。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人民检察院将检察担当融入包联驻村工作各环节,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筑牢乡村振兴民生根基,探索出一条“政治引领、精准发力、长效赋能”的检察帮扶路径。
该院坚持政治引领,以“头雁效应”凝聚帮扶合力,形成“一把手带头、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日前,该院检察长越祖琨带队深入包联村走访,在送去生活用品与慰问金的同时,直面困难群众住房、医疗、就业等核心难题,现场解决了村民们面临的供暖问题等“燃眉之急”。
该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精准滴灌”破解民生难题,立足包联村实际,建立“望闻问切”式需求排查机制:“望”住房条件、生活环境等直观情况,“闻”群众对政策落实的真实反馈,“问”穿衣、取暖、看病、上学等方面的具体诉求,“切”准家庭变故、政策衔接等致困根源,形成精准帮扶清单。针对包联村村民家庭因重大变故陷入困境的,该院不仅通过物品与资金救助缓解即时困难,更聚焦群众住房安全、医疗保障等长效问题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实现“救急”与“固稳”有机结合。这种“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模式,既回应了困难群众的现实需求,更筑牢了防止返贫致贫的“防护网”。
该院立足检察职能,以“法治护航”夯实振兴根基,结合多地检察帮扶经验,该院进一步延伸检察职能,在包联村构建了“法治+民生”综合帮扶体系。一方面,针对困难群众普遍关注的医疗救助、就业扶持等政策,开展“点对点”普法宣传,确保群众清晰知晓、熟练运用政策武器;另一方面,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由驻村工作队联动村两委,提前介入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潜在问题,着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该院依托公益诉讼职能,就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供检察建议,推动形成“问题有人管、权益有保障”的治理格局,让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该院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帮扶成效:一是健全动态监测机制,驻村工作队实行“月走访、季排查”,实时更新困难群众需求清单,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二是健全闭环落实机制,对走访中发现的供暖、住房等问题,按照“台账登记-专人跟进-结果反馈”流程逐环节推进,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三是健全多元联动机制,积极对接民政、医疗、就业等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帮扶合力,从“单一救助”转向“综合保障”。通过长效机制建设,让“暖心工程”真正融入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过程。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