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鄂乌双城崇实论检”理论研讨会召开多元共治破困局  实质解纷润民心织密校园“安全网”护航师生“平安路”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01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04

多元共治破困局 实质解纷润民心

锡林郭勒盟“综治中心+法官”模式显成效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如何化解邻里纠纷、如何解开合同纠纷困局、如何填补家庭嫌隙……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通过积极探索两级法院与本地区综治中心的深度融合路径,依托综治中心“小窗口”,推动司法资源与综治中心优势互补、效能叠加。“一站式”化解矛盾,“有矛盾找综治中心”正逐渐成为群众共识,该地区也逐步实现了从“司法一元应对”到“社会多元共治”的深刻转变。

凝聚合力

打造便民服务“桥头堡”

“原本打算去法院起诉,追讨近6年的车库租金,没想到综治中心当场就给我解决了!”张某租用郭某的车库6年有余,却未如约支付租金,郭某多次索要无果后,来到了锡林浩特市综治中心。法院派驻综治中心的调解员受理该起纠纷后,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展开调解工作,不到3个小时,欠款人张某便当场支付了拖欠的租金。

这一幕是“综治中心+法院”机制下调解人员的工作日常。这种“当场受理、当场调解、当场履行”的高效模式,极大地节约了群众的诉讼成本和解纷时间。

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13家基层法院已全部实现诉讼服务中心部分功能或人员入驻同级综治中心,并通过设立诉讼服务窗口,提供法律咨询、指导调解、委托调解、诉调对接等司法服务,显著增强了协同化解纠纷的法治化合力,切实将专业司法服务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多元共治

凝聚纠纷化解“向心力”

“我是真的想还钱,可是经营失败了,我实在是没钱。”2025年3月,面对法官的询问,苏某满面愁容。原来,苏某想要扩大牧场经营,向多人借贷投资,但经营失败导致其无力还款,最终被多人起诉。

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为高效解决纠纷,及时联系多方当事人,在征得同意后,联合该旗综治中心、苏木级综治中心、辖区司法所、特邀调解员,一同组织苏某与其所有债权人进行调解,最终所有出借人表示愿意放弃借款的利息,并同意苏某分期偿还借款本金。这一涉及多起纠纷的案件在“综治中心+法院”的调解模式下,得以“一揽子”化解,避免了“一案结而多案生”,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直以来,锡林郭勒盟法院系统不断加强与综治中心及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研判、联席会议等举措凝聚合力,在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物业服务、劳动争议、道路交通等领域深化多元化解机制,助力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从“单打独斗”转为“协同作战”。

实质解纷

绘就司法为民“新画卷”

“有时候,法官解释两句、答疑一下,当事人就像吃了定心丸,就连我们的调解效果也更好了。”提到法院派驻综治中心的员额法官,综治中心调解员巴特尔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了全盟特邀调解员培训,各基层法院也推行了“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模式,法官深度参与综治中心案件调解,提供精准法律支撑,将每一次调解转化为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推动基层调解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同时,锡林郭勒盟法院系统还将“一盘棋”思维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让矛盾纠纷在“全周期”调解中妥善化解。

一桩桩案件止于诉前,一件件纠纷化于源头。综治中心承载着整合资源、化解纠纷、维护稳定的重要使命,人民法院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创新,更是对“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度践行。今后,锡林郭勒盟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有效衔接社会各方调解力量,让更多法治力量向基层下沉,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新动能。

(锡林郭勒盟委政法委供稿)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