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蹄疾步稳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0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11

一产稳中有进二产提质增效三产巩固提升

内蒙古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蹄疾步稳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工业园区,仁鹏新能源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糠醛渣综合利用项目正有序推进,机器轰鸣中尽显攻坚活力。

该项目总占地125亩、总投资2.68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核心建设内容涵盖热力系统、燃料供应系统、脱硫脱硝设施等全套生产设备。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预计2026年12月底前全面完工。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当地糠醛厂提供稳定蒸汽,还将承担凤凰山工业集聚区生产用汽及居民采暖任务,实现“一地多用、民生与产业双受益”。

以项目为抓手,内蒙古正加力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全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11.7:39.6:48.8调整为2024年的10.9:44.1:45,一产稳中有进、二产提质增效、三产巩固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提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时期,内蒙古从政策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产业链布局三方面发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蹄疾步稳。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印发了《关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配套的年度工作要点和政策清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重点产业布局实施协调机制》等文件,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厅局印发了《建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系统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工作有方案、年度有要点、政策有支持、机制有保障”的比较完善的推进体系。

在推动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十四五”期间,内蒙古重点培育打造了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能源等10大产业集群21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引导重点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初步构建了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格局。

立足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定位,内蒙古建成投产了宝丰煤制烯烃、中天合创煤制烯烃、伊泰煤制油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为推动我国探索石油替代原料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内蒙古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产能居全国第一位,新能源装机容量从2020年的5054万千瓦跃升目前的1.47亿千瓦,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发电量超180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600亿千瓦时,均居全国第一。乳业、稀土、现代煤化工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质生产力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我们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积极发展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高效绿色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据《内蒙古日报》)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