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将尽,秋意正酣。在锡林郭勒,一场基层消防治理的深刻变革恰似秋雷滚滚来。
在这场变革中,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以沉着应变的智慧、主动求变的勇气,在逆境中探索,在困境中前行,破冰堵点,试水新制,让牧区消防治理焕发活力,让草原防火工作行稳致远。
在这场变革中,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打破传统模式的制度壁垒,突破瓶颈制约的思想藩篱,探索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全新模式,开发消防智能应用终端预警平台,成功激活了自防自救新路径,率先走进了联防联控“云”时代。
从传统模式到生动实践,从自防自救到联防联控,在这场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发展的治理体系变革中,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以乘风破浪之势潮涌新时代、舞动大草原,为破解难题作出了详细注解,为守护安澜标注了重要航向。
深入牧区宣传。杨东升摄
自防自救小力量凝聚新效能
深秋的锡林郭勒天高云阔。又到了一年一度储草备冬时,牧草归仓、草原欢腾,丰收的喜悦写在牧民的脸上、甜在牧民的心里。
入秋以来,锡林郭勒盟全面打响草原防火攻坚战,“马背消防队”再次飞身上马,擎旗出征。队员们穿梭于牧野乡间,辗转于火灾现场,在金色的牧场上,扬起梦想的风帆,守护美丽的家园。
“马背消防队”是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探索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的新时代产物,一经创建,便发挥出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守护草原、守护群众、守护平安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针对牧区地广人稀,基层救援力量到场慢、救援难等实际,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地域特点,突破传统思路,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在西乌珠穆沁旗试点创建了群众自防自救的“马背消防队”,成功走出一条契合牧区实际的基层消防治理新路径。
“马背消防队”按照政府支撑、部门指导的工作机制,以居民居住情况划分辖区。“马背消防队”平时负责辖区内的消防巡查和宣传工作,一旦发生火灾,便充分发挥其熟悉情况、到场迅速的优势,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场,同时,组织群众开展自救。
“‘马背消防队’的成立,不仅提升了偏远牧区的消防响应能力,而且将消防安全知识送到了牧区、送进了毡房。”西乌珠穆沁旗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云鹏说。
2023年8月8日,随着第一支“马背消防队”成立,锡林郭勒草原的基层消防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有431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成为新时代草原振兴的“答卷人”。
“马背消防队”队员均来自基层,有的是党政干部,有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则是党员中心户和网格员。他们克服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困难,骑马巡防在草原深处,实现了火灾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他们定期接受消防培训,熟练掌握灭火器材使用,一旦接到报警,能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
“每次灭完火,我们就像打了胜仗,充满了自豪。”“马背消防队”队员宝音巴图说,保护草原、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们生在草原、长在草原,是扎根草原的“守望者”;他们担起重任、扛起使命,是向火而行的“战斗员”。“马背消防队”,织密了基层消防“安全网”,筑牢了基层消防“安全线”。
联防联控 小平台赋能新活力
“一旦发生火灾,大家不要慌;打电话没有信号,也不必恐慌。只要安装了‘草原云焰’,点击‘一键报警’,我们就会收到你们的报警信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9月26日,西乌珠穆沁旗消防救援大队高日罕街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马双一边指导学员下载、安装“草原云焰”APP,一边讲解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草原云焰”是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自主开发设计的草原119云焰--消防信息化预警平台(简称“草原云焰”),是专门针对牧区消防治理打造的特色品牌。“草原云焰”的投入使用,在广袤的锡林郭勒草原构筑起一道固若金汤的生命防线,为基层消防安全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锡林郭勒地域辽阔、点多线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进入草原深处,通信信号差、网络覆盖弱。云鹏说:“牧区群众报警困难、防火意识淡薄,救援人员寻路难、到场慢,火灾扑救困难多、难度大。”
问题面前,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统一思想,直面挑战,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这场“翻身仗”,闯出一条牧区消防治理新路子。
经过深思熟虑,一套适应地区实际的创新思路初步形成--在现有网络报警平台的基础上,建设草原119云焰--消防信息化预警平台,实现手机一键报警、灾情实时定位和救援力量统一调度。既要突破难点、又要打造亮点的消防安全管理设想破土而出。
2023年8月,“草原云焰”在西乌珠穆沁旗率先投入使用。当火灾发生,群众通过手机中安装的“草原云焰”,点击“一键报警”,消防救援大队预警平台便会立即进入火警状态,并可直接定位到起火地点。同时,系统会自动将起火位置的导航链接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消防救援大队、乡镇志愿服务队和“马背消防队”相关人员。三级救援力量收到报警后,统一由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调度。
此外,“九小场所”和牧户家中安装的智能烟雾报警器也能将火情信息上传至“草原云焰”,游客通过扫描立在路边的报警二维码,也可发起快速报警,实现自动匹配和精确定位。
“以前,一旦发生火灾,许多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出来,等我们知道后,灾祸已经酿成。”高日罕镇副镇长张志张说,这个平台太好了,自动定位、快速响应、联防联控,不但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实现了牧区火灾灭早灭小灭初期的目标。
“草原云焰”的开发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报警模式,填补了牧区消防工作的空白,成为守护草原安澜的一道坚固屏障。
共防共治小阵地彰显新作为
当车辆启动的瞬间,宝音仍然无法抑制心中的感动。他告别了前来救援的消防指战员,带着感恩与回忆踏上了返家的路程。虽然午后启程、风雪夜归,但他永生难忘:“草原云焰”是危难时刻伸援手的真情相助,是心系群众显担当的温暖守护。
惊恐过后,那段不堪回首的危险遭遇和那幅感人至深的救援画面却在宝音心中恒久定格--时间:2024年12月5日;地点:高日罕镇。
冬日的西乌珠穆沁草原寒风瑟瑟、枯草凄凄。午后,宝音开车载着妻儿前往镇里购物。17时左右,他拉着满满的物资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家就在前方。
然而,就在这时,当地突遭寒潮“暴击”,“白毛风”裹着漫天雪花铺天盖地而来,雪埋路、风割面,道路瞬间被积雪覆盖,宝音一家被困途中。
生活在草原上,这样的极端天气宝音见多了。他立即停下车,取出铁锹铲雪开路。尽管他使出浑身力气,但已于事无补,回家的路被大雪封堵,车辆无法通行,手机信号频频中断。看着天色渐渐暗去,风雪依然肆虐,他面露焦急,不知所措。
风雪生死线,宝音忍着刺骨的严寒想着各种求救方法。情急之下,他的脑海中闪过一线希望:不久前,在消防指战员的指导下,他在手机中安装了“草原云焰”。他迅速拿出手机,打开APP,点击“一键报警”,坐等救援。
与此同时,远在100公里之外的西乌珠穆沁旗消防救援大队指挥调度中心的报警铃声骤然响起,宝音一家被困的信息瞬间被发送至高日罕镇政府志愿服务队和“马背消防队”。
西乌珠穆沁旗消防救援大队与志愿服务队、“马背消防队”随即展开应急救援。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在暴风雪中开辟出一条生命之路,宝音一家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
在锡林郭勒草原,极端气候下的风雪救援数不胜数,“草原云焰”像黑暗中的灯塔默默守护在群众身边,不论身处困境,还是身陷火海,都将照亮归途。
据介绍,随着“草原云焰”的不断升级和应用软件的不断推广,灭火救援的接处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有了明显提升。
从“马背”到“云端”,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打通了守护生命的梦想通道;从人防到技防,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续写了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梁瑞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