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琪通讯员任文卓田春蓉)自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呼和浩特代办处)(以下简称中心)挂牌以来,该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整合服务资源,积极提供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业务办理和专利预审、维权援助、纠纷调解、信息服务等保护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服务。
据了解,中心聚焦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目标,通过整合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业务,实现“一窗通办”,窗口服务群众好评率达99%。同时,发布涵盖申请、法律、信息、咨询等5大类37项服务的《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呼和浩特代办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构建起“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体系,推动高频事项全流程网办,线上办理率超94%。为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通过岗前培训、专题研修、远程培训、岗位实训及轮训机制,中心着力打造“一岗多能”服务队伍,确保精准解答各类咨询,高效处理综合业务。
在集成服务资源、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中心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质押登记“再提速”。目前,专利权质押登记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业务实现线上48小时审核,3日内即可拿到《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或《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证明》,专利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率达88.6%,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此外,中心以“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入园惠企行动为载体,创新推出《一个视频让你秒懂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办理流程》科普视频,同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业务办理流程、《专利开放许可业务常见问题解答》,通过开展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高效完成开放许可、专利权质押登记的办理、审查及服务工作,有效破解了专利转化运用中的难点堵点,畅通了“知产”变“资产”、“专利”变“红利”路径,为内蒙古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提供了保障支撑。
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10月31日,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90件,涉及金额1.19亿元,较2024年全年分别增长16.88%和200%;专利开放许可声明数量较2024年增长了200%;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金额超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