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琪通讯员田春蓉)3月17日至20日,2025年内蒙古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工作站)能力提升培训成功举办,全区12个盟市70余名分中心(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紧密围绕提升知识产权助企服务能力展开,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特邀江苏省、甘肃省、北京市等行业内知名行政执法人员、法官、专家、学者授课。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交流座谈、庭审观摩等多种形式,组织参训人员对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实务、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调解、知识产权侵权判定、专利导航、地理标志保护等内容进行学习,全面提升他们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技能。研讨交流会上,参训人员就如何破解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及如何做好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业务和体系建设进行了讨论。
据了解,2025年内蒙古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将从以下几点发力: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不断探索维权援助的突破口、切入点,在方式上突出多样性、内容上展现实效性,积极创新工作形式,真正打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最后一公里”;加大维权援助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强化部门协同和区域协作,加强机构之间横向交流合作,继续推动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向园区、企业、市场延伸,真正织牢织密维权援助服务全区“一张网”;立足本地区实际,聚焦企业维权痛点难点问题,聚合多方资源,用心用情服务好各类创新主体,构建线上与线下、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维权工作格局;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型、复合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