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建强建好建出特色,实现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筑牢思想根基,发挥党员力量
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做好基层特色党建工作,一是要筑牢党员干部信仰根基,充分发挥先锋力量服务人民群众。党员作为先锋队,肩负着推动国家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神圣使命,要让党员干部心中的信仰灯塔,不断照亮服务群众前行的道路,要将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在基层一线,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举办专题党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党员干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三是紧扣时代脉搏和党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任务,精心组织系列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党日活动,扎实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分享和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更需以思想建设铸魂,以实干担当立身,以思想之光引领航向,以实践之力破浪前行。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繁重复杂的任务,要做到不推诿、不逃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将工作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服务社会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牢记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每个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旗帜,将每个支部都建成坚强堡垒。
二、夯实组织基础,建强战斗堡垒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和改革攻坚的“前哨”,亟需以系统性思维激发组织新动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充分发挥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法规要求,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依据区域特点、党员分布和工作需要,构建严密的组织网络,做到应建尽建,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确保党的工作无死角。同时,加强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做到应建尽建,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根基。二是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从现任优秀干部中“留”、从下级单位中“引”、从新入职的党员干部中“选”等方式,选拔一批党性强、能力优、作风正的党组织书记。对新任职的党组织书记开展任职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基层干部授课,提升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大从基层一线岗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三是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每年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组织述职,接受评议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党组织书记绩效奖励、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格局。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对组织生活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将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员发展、党费收缴使用等情况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加强经费管理力度,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基层党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阵地建设、党员教育等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党建工作,通过企业赞助、爱心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党建工作经费。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规范经费使用流程,确保经费使用安全、规范、高效。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从“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助推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改革攻坚的“桥头堡”、凝聚群众的“强磁场”。
三、创新党建活动,激发组织活力
党的二十大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新时代党建创新实践已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融合”,在此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与内容,不断激发党组织活力、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组织策划一系列富有创意与实效的党建活动,为党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一是要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把规定动作打造成特色创新品牌,改变以往陈旧、重复、刻板和参与度不高的传统模式,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紧密结合时代热点与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参与度,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二是要探索跨界融合,实施党建共建,通过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组织的跨界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打破单位、行业、地域限制,促进不同领域党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尽所长、各司其职,为不同领域党员搭建学习交流、信息共享平台,互通学习经验,及时传递政策、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推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应用,不断提升整体水平,实现共同发展。三是要开展创新性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一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服务中传递爱心与温暖,将党性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党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精心打造特色暖心党建服务品牌。通过志愿服务,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在实践中经受考验、磨练意志、提升修养,在密切党群关系、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全国基层党组织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新时代的红色引擎正以“破壁”突破边界,通过创新形式,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以“融合”重构连接,以“裂变”释放价值,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回望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实践轨迹,一条“组织筑基-队伍赋能-治理聚能”的创新路径愈发清晰。新时代基层党建已从“夯基垒台”转入“积厚成势”新阶段。我们相信,随着组织体系的“根系”愈发发达、先锋队伍的“成色”越来越足、治理效能的“转化率”不断突破,基层党建这个“红色引擎”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劲动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基层力量。
(作者单位: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