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事业蓬勃发展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特色与成效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84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01

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特色与成效

刘育潍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将职工文工团打造成为服务职能突出、资源调配合理的志愿服务品牌,打造成为绿海放歌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打造成为大兴安岭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金字招牌”,为林区治理提供了“文化润民”与“服务惠民”的双重路径。

明确宗旨、守正创新,挖掘林区特色文化创作文艺精品

职工文工团坚持“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的总基调,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文明实践成果的根本标准,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在常态化担负起系列大型文艺演出的同时,以满足地区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根林海、守正创新,紧密结合林区实际,创作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原创歌曲,题材涉及党建、军旅、旅游、民族团结进步、森工文化等方面,编创独具森工文化、旅游文化、党建文化、民俗文化的大型舞蹈,用一个个接地气、冒热气的节目,为职工群众献上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立足实际、走进林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职工文工团坚持以“红色引领绿色”为工作主基调,以把“林区好声音”送到林海最深处为己任,以绿水青山为幕,深入靠前驻防兵营、防火瞭望塔、高保车间、苗圃大地、森林志愿管护站、森林抚育作业现场、旅游景区等地,通过文艺创作与表演,将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其中,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给林区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进一步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文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职工文工团积极探索有效方法、路径、载体,让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把红色文艺和党的理论相结合,用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冒热气的形式,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借助文艺之美增添理论学习的鲜活性和生动性。演员们走进万顷林海深处、走进苗圃大地、走进高高的瞭望塔,为万顷兴安的守护者、绿色希望的孕育者,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用“文艺+宣讲”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送欢乐、送文明到基层”活动,为基层干部职工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把党的温暖送到基层,送到干部职工的心坎上,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干部群众可听、可读、可看、可唱、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牢记初心使命、解决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求的生动实践。

惠民演出进景区,文旅融合助推产业发展

职工文工团深入挖掘林区文化独特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探索文艺精品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路径,用火热的激情创作出文艺精品,把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景区,送到广大游客身边,展现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为游客献上更多更好更美的“文旅盛宴”,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资源,加快推进企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融合新名片,助推企业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接地气聚人气,林海盛开精神文明之花

职工文工团将文艺创作、文艺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策划开展各类主题文艺创作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凝聚文艺力量,抒写时代新篇,让职工群众真正感知文化魅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积极发挥文化惠民作用,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呈现出助力文化固边、文化赋能教育等全新特征,以文育人、寓教于乐,引导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积极进取、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引领林区职工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推动林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森工集团库都尔森工公司)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