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疆警官摇篮的邀约“画”说草原上的公安“尖刀连“引航者·筑梦人时速三百公里的守望
第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4期:第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17

时速三百公里的守望

陈昊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银白色的列车如一条蛰伏的巨

龙,静静卧在晨曦的微光里。站台上人影绰绰,行李箱滚轮碾过地面的声响,汇成一片低沉的潮音。我整了整衣领,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迈入这列即将飞驰的钢铁长龙。这里,是时速三百公里的无声疆场,亦是我日复一日守望的流动家园。

高铁的洁净与速度,滤去了旧式绿皮火车的市井烟火,却滤不尽人间百态。清冽的空调气息混着咖啡、面包的香气,还有旅客或期待或疲惫的呼吸。我踏着平稳的地板,在光洁的过道里穿行,目光掠过整洁座椅、旅客的手机、窗外飞逝的模糊色块。“各位旅客请注意,请看管好随身行李……”温和清晰的声音在车厢响起,这是我每次巡视的开场。

高铁的快节奏,上下车的匆忙,让行李架上各式各样的箱包极易被混淆。“警官,我的箱子不见了!”旅客一脸焦急地寻来。监控回放、车厢排查、广播寻物,我又开始了一场常演的“解谜游戏”。当旅行箱从另一节车厢被找回时,旅客那份熨帖的笑容,便是我工作中最踏实的暖意。

每当行车,让人警觉的是那丝飘忽的烟草味。高铁禁烟,关乎全车安全,却总有人心存侥幸。当烟雾升腾、刺耳的警报声撕裂宁静,推开门、看着卫生间内或尴尬或强辩的面孔,我必须严肃坚决:“同志,高铁全列禁烟!您的行为已触发报警,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在列车上,孩子的喧闹,是另一种“背景音”。追逐嬉戏、哭喊打闹,在密闭的空间被放大。每当此时,我便走上近前,或递上一颗糖果,或轻声提醒家长,将孩子带至车厢连接处活动,其间分寸需谨慎拿捏,既要宁静,也需体谅。

高峰时段,旅客们摩肩接踵,一次不经意的“踩脚”,一个眼神的交锋,都可能点燃“火星”。此时,我如屏障般介入,平息怒火、化解戾气,需要倾听、需要公正,再加上耐心地劝解,往往能将“战火”消弭无形,看着双方平静落座,心头方松。

我的角色,远不止秩序维护者。更多时候,是移动的“问询处”。“某某站到了吗?”“插座怎么用?”“下一站停几分钟?”……形形色色的问题,伴着信任的目光而来,耐心解答,指明方向,每一次清晰的指引所换来的真诚感谢,都为钢铁长龙注入一分情感的温度。

巡视的脚步永不停歇。车头至车尾,循环往复。窗外风景飞逝,平原、山峦、城市、桥梁,流动如画卷;车厢内,沉睡的男士,阅读中的老人,低语的夫妻……我行走其间,默默守护。

列车稳稳停靠终点,人潮涌出,车厢迅速空寂。我立于空荡车门处,望着站台上四散的人群,心中紧绷的弦缓缓松弛。疲惫沉淀,混着任务完成的释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这趟三百公里的旅程,再次平安抵达。

很快,疾驰的银龙又将启程,载着新的面孔,驶向远方。而我,依然是那道随之移动的身影,在光洁车厢里,在飞逝风景旁,重复着静默而重要的守望。在速度与效率织就的现代图景中,守护着旅途的安宁与信任,刻下平凡而坚实的印记。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呼和浩特公安处乘警支队)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