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讯“您看,法院类似案例判决各方都需要担责。”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综治中心“徐姐工作室”内,调解员正通过手机向一起校园侵权纠纷当事人的家长展示人民法院案例库中的生效裁判。原本激动的当事人杨某,看到清晰的判例和说理,情绪逐渐平复。
该纠纷源于康巴什区内某小学学生强强(化名)与豆豆(化名)课间在学校楼道打闹致豆豆受伤。两名涉事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就责任划分争执不下,调解陷入僵局。
为尽快化解矛盾纠纷,康巴什区综治中心将案件分流至调解经验丰富的“徐姐工作室”。调解员创新思路,依托人民法院案例库,围绕“校园打闹”“责任划分”等关键词精准检索到多起类似案例。
调解员提炼案例中的解纷要旨和处理依据,为本案提供清晰的责任划分参考,然后向三方详细解读类似案例的裁判思路,阐明各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同时辅以情感疏导,引导大家换位思考。在法理与情理的双重作用下,三方对立情绪消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调解协议。康巴什区法院现场完成审查并出具了确认裁定。致伤学生监护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受伤学生监护人承担次要责任,学校因管理疏漏承担补充责任,该起纠纷圆满化解。
康巴什区法院着力将案例库资源嵌入多元解纷链条,通过在综治中心显著位置设置案例库标识等方式,精准指导调解,提升基层善治效能。 (张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