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警务”服务绿色发展优化警务模式护航高质量发展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6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07

打造“生态警务”服务绿色发展

兴安盟公安机关全方位守护绿水青山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在内蒙古东北部,兴安盟犹如镶嵌在大兴安岭过渡带上的翡翠,以其温润而坚韧的自然肌理,承载着生命的脉动。这里是三江水源涵养区,广袤的森林、丰茂的草原、蜿蜒的河流,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一直以来,兴安盟公安机关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与警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打造生态警务,以铁肩担起守护绿水青山的重任,以实际行动为守护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创新体系 构建生态警务全新格局

兴安盟公安机关在全区率先提出“生态警务”的工作理念,构建起三级生态警长体系,即盟级生态警长统筹全局,制定战略规划,协调各方资源,从宏观层面把控生态保护工作;旗县级生态警长负责具体落实,根据区域生态特点细化工作任务,将生态保护责任层层压实;基层派出所生态警长扎根一线,与护林员、网格员等紧密配合,对辖区生态环境进行日常巡查与管护,形成了强大的生态保护合力。

“老头山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关乎生态平衡,我们多走一步、多查一遍,这片林子就多一分安全。”在突泉县老头山自然保护区,兴安盟突泉县公安局老头山森林公安派出所教导员、生态警长吴云贺和战友每日在山林间穿梭。他们不仅要对盗伐林木、非法捕猎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侦查打击,还要对林区的防火安全、动植物保护情况进行监测,24小时守护老头山的生态安全。

生态警长各司其职,无论是广袤的森林,还是蜿蜒的河流,都有生态警长倾情守护,实现了生态保护无死角。

协同共治凝聚生态保护强大合力

兴安盟公安机关与兴安盟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农牧局、水利局等部门签订《加强行刑衔接工作合作协议》,构建起严密的生态保护体系。各部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打击生态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阿尔山市公安局联合沈阳铁路公安局白城公安处、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阿尔山分局等6家单位建立线索互通、情报共享、联合研判、协同办案的多警联动协作机制,对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展开凌厉攻势。今年以来,阿尔山市公安局破获非法运输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1起,与林草、环保部门建立线索双向移送制度,办理案件5起,查获非法狩猎工具23件……“通过紧密协作,我们能够更快锁定违法犯罪踪迹,办案方向更精准,打击力度更强劲。”阿尔山市公安局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教导员徐国嵬说。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在黑土地保护工作中,兴安盟与周边地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多部门联手打击各类破坏黑土地的违法行为。以“昆仑”专项行动为总牵引,兴安盟扎赉特旗公安局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建立“生态警务+黑土保护”工作模式,成功侦破涉黑土地案件3起,查处跨省盗挖黑土团伙2个,全力守护了珍贵的土地资源。

科技赋能提升生态治理效能

科技是生态警务的强劲引擎。兴安盟公安机关积极搭建智能化线索收集平台,整合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视频监控资源以及群众举报信息,运用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处理,快速准确地发现生态安全隐患和违法犯罪线索。

科右中旗公安局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派出所通过无人机、视频监控平台等科技设施,完善“空中巡查+视频巡防+实地巡逻”立体防控体系,监控范围覆盖保护区面积的60%;扎赉特旗公安局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派出所研发“生态警务线索提供平台”,多渠道进行线索收集,依法打击非法狩猎、非法捕捞行为;在那达慕大会期间,科右前旗公安局通过无人机空中巡航,实时监测客流密集区域生态环境,防范人为破坏;兴安盟公安机关利用智能红外相机和电子围栏,守护周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依托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强势构建起立体化巡防体系,实现了对生态区域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测。

“近年来,兴安盟公安机关将生态警务的智慧化转型置于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持续发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智能保障。”兴安盟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负责人张玉峰说。

服务发展助力地区经济腾飞

兴安盟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兴安盟公安机关拓展“生态警务+旅游警务”新模式,采用“民警+管护员+景区负责人”的工作模式,充分发动“红枫义警”、网格员等社会力量担任“生态警务助理”,将生态警务工作触角进一步向下延伸。

“请大家注意安全、注意森林防火、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红城义警”十大队大队长常建峰拿着喇叭向群众“喊话”提醒。每到旅游高峰期,乌兰浩特市神骏湾生态体验区内都能看见“红城义警”的身影,他们不仅守护着生态环境,同时还向游客宣传森林草原防火、保护野生动物等生态保护法律法规。阿尔山景区杜鹃湖畔,“雪城义警”李秀娟巡查时遇到一对情侣因拍摄湖景迷了路,由于手机信号弱无法导航,李秀娟掏出随身携带的景区手绘地图,为这对情侣指路。“沿着栈道东行,见到三层观景台后右转。”担心两人再迷路,李秀娟主动带路,穿过林间小道时,还热情介绍沿途珍稀植物。半小时后,顺利将二人护送回主游览路线。像李秀娟这样活跃在景区的“生态警务助理”,成为了生态保护的宣传员、监督员和守护者,既保障了景区安全有序,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如今,兴安盟山水间,生态美景愈发迷人,天蓝水碧、林茂草丰。清晨,阳光洒在大兴安岭的森林中,鸟儿欢快地歌唱;傍晚,夕阳映红了蜿蜒的河流,波光粼粼。兴安盟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化“生态警务”建设,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兴安盟最亮丽的底色,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生态福祉。 (兴安盟公安局供稿)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