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警务”服务绿色发展优化警务模式护航高质量发展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6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07

优化警务模式护航高质量发展

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着力提升新质战斗力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锚定自治区公安厅党委“五个一流”目标任务,深入实施新质战斗力“实创争先年”,积极探索具有呼伦贝尔辨识度的“生态警务”新路径,全力护航服务绿色发展。

坚持聚焦高质量发展以责任之心强护航之力

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紧扣经济发展主线,主动将公安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坚决落实“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民营经济31条细化措施”等政策,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立足呼伦贝尔“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新格局,创新打造特色旅游警务品牌体系,其中莫尔格勒河警务工作站获评全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深耕为民服务一线,围绕自治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将其细化为86条具体举措。强力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新建一批公安综合窗口和“一站式政务服务”公安派出所,全面推动人员、事项、审批权限进驻各级政务大厅,提升便民利企质效;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扎实推进受立案、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实现刑事、行政案件全部由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动全市16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创新执法监督机制,搭建接报案监督平台,建成17个接报案中心、119个接报案点,全面施行首接负责制,有效提升执法公信力与效率,受理刑事、治安案件数量同比上升4.6%和3.5%。

坚持筑牢“生态屏障”以护卫之心铸生态之盾

立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积极探索“生态警务”实践路径,服务保障绿色发展。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积极构建“大生态”执法体系。深入开展“生态安全屏障守卫行动”“昆仑行动”、严打非法捕猎贩卖鸟类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破获毁林毁草刑事案件157起,破获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刑事案件8起,成功解救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5只,有力守护北疆亮丽风景线。

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立足边境地区实际,创新构建以“两圈、两带”为主体的跨区域生态执法协作机制,强化草原、森林、农粮、水资源等重点领域保护治理,带动生态领域打防管控效能整体提升。通过持续努力,公安工作在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呼伦贝尔特色的生态警务模式,为绿色发展贡献坚实公安力量。

坚持筑牢“稳定屏障”以必胜之心提打赢之力

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坚决履行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专项行动,严密落实全时空、立体化巡逻防控和“队所社义”联动机制,保持对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今年上半年,全市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9.2%,命案现案保持全破,成功侦破命案积案9起;打掉涉恶犯罪组织3个,破案55起,抓获嫌疑人110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成效突出,破案375起,破案数、打处数、发起集群数均位居全区首位。

同时,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党委将公安工作现代化深度融入全市现代化建设全局,扎实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持续推动“五中心”融合联动,做实做优“1+5+N”呼伦贝尔现代警务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兴警,智能安防小区、智慧治安检查站等一批项目落地见效,建成基本级以上智慧安防小区2011个,新建升级公安检查站8个,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将不断完善捍卫政治安全、网络安全防护、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管理“六大实战体系”,着力提升“改革+”优治、“模式+”数治、“规范+”法治、“生态+”共治、“服务+”善治“五种竞争力”,全面锻造政治建设、纪律作风、干事氛围、教育训练、奖励机制“五优公安队伍”,为呼伦贝尔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更加强劲的公安力量。

(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供稿)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