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进民心解民忧“联”出效能促善治通辽市扎鲁特旗:“一站式”解纷暖民心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63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20

“驻”进民心解民忧“联”出效能促善治

本报记者刘琪;通讯员张海航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兴安盟扎赉特旗公安局好力保派出所自今年1月正式入驻好力保镇综治中心以来,紧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深度融入综治中心矛盾调解、网格管理等工作,以“驻心”的举措交出了一份份让老百姓满意的社会治理答卷。从“被动出警”到“主动靠前”

小阵地激发大能量

好力保镇地处扎赉特旗东南部,下辖20个村(社区),总人口3.47万人。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多个重大项目在好力保镇落地实施,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各类诉求、矛盾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性的特点。

“过去,派出所接到的警情都是已激化的矛盾,如今,我们搬进综治中心,与司法所、法庭等部门同楼办公,矛盾刚‘冒头’就能第一时间介入。”好力保派出所所长张振山介绍,如今,派出所派驻1名干警入驻综治中心办公区,与接待区、调解区相邻而设,“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已成为工作常态。

“我们每天都跟派出所、社会治理办公室等入驻部门碰头,梳理前一日的非警务警情、信访反映问题,并分类派单处理。”中心工作人员韩冰介绍,近半年来,已梳理矛盾纠纷93项,均在中心内完成跨部门协同处置。

从“单兵作战”到“联动共治”

全链条织密安全网

入驻综治中心,最大的变化是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好力保镇综治中心主任张丹告诉记者:“过去处理一起治安案件,需要协调派出所、司法、民政、社区等多个部门,往往耗时耗力。如今,依托综治中心,派出所与各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合研判、协同处置’的工作模式,实现了‘1+1>2’的治理效能。”

今年5月,五家子村村民王某因酒后精神状态异常,连续3次砸坏邻居家的电动车。派出所民警多次出警教育,根据接触情况,怀疑王某患有精神障碍,但由于鉴定、送医等工作属非职权范围内,导致工作进展较为缓慢。派出所将情况上报综治中心后,综治中心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协调村医上门看诊。在确诊王某患有间歇性精神障碍后,联合村委会梳理其家庭情况,对接民政部门核实救助政策,最终由综治中心统筹,派出所、村委会、民政部门三方协作,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将王某送往扎赉特旗精神病院接受系统治疗。“现在好了,王某能及时就医治病,我们晚上睡觉也踏实了,不用天天提心吊胆的。”住在王某隔壁的村民李大爷说道。

除了特殊群体管控,好力保派出所还将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针对辖区留守老人多、电信诈骗高发的情况,好力保派出所联合综治中心组建宣讲队,入户开展反诈防骗宣传20余场。针对农村土地纠纷频发问题,该所推动建立“民警+司法所+村干部”调解队伍,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从“治理有效”到“治理有感”

聚合力拧成“一股绳”

“王大爷家的羊又跑进我家玉米地了!”今年6月的一天,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村民小张在村屯群里发布了一段视频。15分钟后,派出所包片民警和村干部便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小张的情绪,一边查看玉米受损情况。最终,经现场测量和协商,王大爷当场赔偿了小张的损失,并承诺3天内加固羊圈。“以前这种事得闹到镇里去解决,现在用手机上报,警察和村干部很快就到地头处理,公平又高效!”农户小张感慨道。

这样的高效处置,正是好力保派出所入驻综治中心后推行社区警务工作的生动实践。派出所推动民警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现“包片民警进网格、警务力量沉基层”,通过让社区民警进村(社区)班子、兼任村(社区)副书记或副主任,充分发挥其组织统筹优势,将治保主任、网格员、联户长、“一村一辅警”等基层力量拧成“一股绳”。当村民在村工作群里反映问题时,包片民警能第一时间联动村干部响应处置,真正把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群众的“点赞”,便源于这种“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的治理效果,源于基层警务力量与群众力量的深度融合。

派出所入驻综治中心,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好力保镇党委书记胡溪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矛盾联调、治安联防、服务联动’机制,让综治中心真正成为群众的‘平安管家’。”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