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人民法院立足群众法治需求,把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抓手和深化多元解纷工作的主线,通过抓实“五个聚焦”工作举措,全力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聚焦服务下沉,让“操心事”变“省心事”。近日,康巴什区法院受理18起知识产权系列纠纷案件。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减轻当事人维权成本,同时有效提高企业、个体工商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康新(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启用“巡回审判”方式,通过“示范诉讼”机制组织商户代表旁听庭审,推动纠纷批量化解。巡回审判的示范效应和普法效果在庭审结束后当即显现--部分涉商标权侵权纠纷的当事人在庭审结束后纷纷向法官表达了调解意愿。承办法官抓住这一契机进行释法明理,耐心组织调解工作。最终,成功促成18起商标权侵权案件达成调解协议,实现了纠纷的高效化解。
从“坐堂问案”到“上门服务”,迈出的是脚步,温暖的是人心。康巴什区法院通过巡回开庭、上门调解等方式,践行了“宁可让法官多跑路,也要确保群众少跑腿”的理念,真正做到了诉讼服务“零距离”。
聚焦群众诉求,让“烦心事”变为“暖心事”。2025年4月起,康巴什区法院推行每周五“执行局长接待日”制度,针对“执行法官人难找、群众意见无反馈、执行诉求难落实”等问题,接待日当天,该院执行局局长集中接待了多起执行案件当事人、信访人,耐心听取意见和诉求,认真查看相关材料,接收财产线索,并针对具体问题一一解答、释法析理,能够当场解决的及时办理,不能当场解决的做好记录、跟踪办理、期限答复,确保群众反映的执行相关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执行局长接待日”制度的推行,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的诉求通道,有力推动了涉执矛盾和信访纠纷的及时化解。自该制度落实以来,该院共计接待当事人及群众120余人次,受理执行申请事项48件,解决急难问题28件,跟进案件进展20件,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切的司法需求。
聚焦多元共治,让“麻烦事”变为“简单事”。今年以来,康巴什区法院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将人民法院案例库资源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全链条,通过在综治中心显著位置设置案例库二维码标识等方式,充分发挥司法案例资源在精准指导调解、深化多元解纷、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找案例、用案例,就上案例库”成为综治中心解纷新常态。
“您看,这个案例和您的情况一样,法院最终判决各方均需承担相应责任。”强强和豆豆是康巴什某小学的学生,因课间在楼道内与同学打闹受伤,由此发生矛盾。该纠纷进入当地综治中心后,调解员借助人民法院案例库,通过生动鲜活的权威案例向当事人释法说理,并根据类似案例中的解纷要旨、处理方式等,提炼出可借鉴的核心思路,为该案责任划分提供了有效参考。在法理的明晰指引与情理的温情浸润下,三方对立情绪逐渐消除,最终就责任划分达成一致,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为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工作室协助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康巴什区法院快速响应,当场完成审查并出具确认裁定。
聚焦科技助力,让“奔波事”变为“不费事”。近年来,康巴什区法院不断探索智慧法院建设新路径,依托互联网技术,持续创新和优化服务模式,在实现立案、调解、保全、鉴定、庭审、执行等全流程在线办理的基础上,携手街道社区开展普法直播,“点对点”解答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近日,康新(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利用“云上法庭”成功调解一起著作权属、侵权纠纷案件--被告某网络科技公司在未经原告杨某许可,且未支付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擅自在电商平台中违法使用、转载原告的摄影作品,侵犯了杨某的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等合法权益。为此,杨某依法提起诉讼。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研究案情,并联系双方当事人,发现原被告均在外地。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法官决定通过互联网远程方式组织云上在线调解。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积极与原被告双方沟通协商,分别从企业形象、尊重创新等角度进行释法析理,使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赔偿意见。
聚焦职能延伸,让“隐患事”变为“平安事”。康巴什区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发布司法建议、白皮书、典型案例、调研报告等方式,推进相关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预防和减少类案多发高发。
2024年底,某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带着厚厚的欠费清单来到康巴什区综治中心,希望借助综治力量追回拖欠已久的物业服务费。调解员实地走访业主和物业公司后发现,该类纠纷涉及主体众多,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积怨已久。此时,综治中心想到康巴什区法院发布的《物业审判白皮书》,遂对受理的批量案件进行系统梳理,以《物业审判白皮书》中的典型案例为参照,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典型案例,用“以案释法”的形式让当事人直观理解法律责任与义务,引导物业公司和业主积极履行各自义务。最终,涉案业主与物业公司达成一致意见,物业公司承诺改进物业服务质量,业主当即支付了全部物业费。至此,该批矛盾纠纷得以“一揽子”妥善化解,实现案结事了。
(康巴什区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