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讯“法官,账户被冻结后,我们的资金链就要断了,我们愿意立刻履行义务。”某公司负责人在收到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法院的保全裁定仅几小时后,便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请求和解。这是海勃湾区法院近年来深耕“保、审、执”一体化建设,让保全工作成为化解矛盾“利器”的生动实践。
今年上半年,该院受理的执行保全案件达333件,同比增加近百件。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法院在诉前、诉中阶段的主动作为--执行法官与审理法官无缝沟通,严格规范申请人的保全申请材料,确保每一笔保全财产信息精准明确,从源头筑牢防止被保全人转移财产的“防护网”。
针对符合条件的保全申请,该院建立“保全绿色通道”,实现“当日立案、次日裁定、48小时内执行”的高效流程。借助“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执行法官轻点鼠标即可“一键触发”账户冻结,让保全措施以最快速度落地。对于赴外地的保全案件,该院通过事项委托系统线上委托异地法院办理,打破了地域壁垒,让司法效率跨域延伸。对于仍在运营且有发展前景的涉诉企业,该院优先采用柔性保全措施,既保障申请人权益,又为企业留出生存空间,促使当事人回归谈判桌,理性解决纠纷。 (赵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