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卡片,如何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一双铁脚板,怎样踏出社区警务的新路径?兴安盟扎赉特旗公安局以创新实践推动社区警务从“被动应对”向“源头防控”转型,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平安稳定根基。
小卡片联通大民生
“铁脚板”走出新路径
“大姐,最近家里都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说。”扎赉特旗公安局东升派出所社区民警赵浚的一句日常问候,让辖区居民李大姐心里有了底。李大姐刚离婚,前夫王某情绪不稳定,经常上门纠缠。就在李大姐满心惊慌时,民警递上一张印有电话、微信和网办指南的警民联系卡,并叮嘱她有事时可以随时联系。
几天后,这张卡片真的派上了用场。得知王某又欲返乡纠缠,李大姐情急之下躲进宾馆,并拨通了联系卡上的电话。派出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多部门配合,很快便找到了王某。经过劝说,王某放弃纠缠,一场可能激化的纠纷得以及时化解。在后续处置中,该派出所联合司法所和社区组成矛盾化解小组,通过公安管防控、司法讲法律、社区做疏导的方式,促成了矛盾实质性化解。
这一矛盾的化解正是对扎赉特旗公安局实行“多元共治、精准管控”机制的生动注脚。从一张小卡片到一套大体系,从一次走访到一类机制,扎赉特旗公安局用坚实的脚步和温情的服务,踏出了一条符合地域特色、回应百姓期待的基层治理新路。
截至目前,扎赉特旗公安局累计发放警民联系卡12万余张,建立756个“警民微信群”,通过联系卡受理群众诉求237件次,办结率达92%。“当群众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公安民警,这就说明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了群众的心里。”赵浚感慨道。
但这仅仅是开始。扎赉特旗公安局以全盟公安机关“转作风、访民情、控风险、促稳定”专项行动为契机,充分学习运用“周周看、家家到、走村入户”工作法,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系统构建“党政主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的多元共治机制,全面推动社区民警沉入社区、走进家庭。民辅警们凭借“铁脚板”一步步踏出民情台账、一户户掌握社情动向,将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早期、消除于萌芽。
多举措织密平安网
硬机制筑牢防护墙
为了让基层警务工作更精准、更高效,扎赉特旗公安局从“夯实基础、优化方法、强化排查、激发活力”四个维度发力,探索出一系列贴合实际的工作举措。
“六项工作”夯基固本。该局通过无人机航拍实现“一图管全域”,精准标注重点人员和场所;通过发放“警民联系卡”畅通诉求渠道;通过建立“警民微信群”强化预警防范;通过召开警民恳谈会倾听民意;通过运用“警辅通APP”实现工作闭环;通过规范“警务工作日志”留存工作实效。这一工作体系推动了社区警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五个技巧”提升效能。该局通过资料预研、常态互动、身份融入、熟人引路、AI辅助等工作技巧,提升走访成功率和群众满意度。其中,东升派出所借助“熟人网络”,使流动人口登记率从65%提升至98%。
“四种排查”防控风险。该局通过驻村驻点协同排查、错时预约走访、东西两院交叉印证、商户信息互通等方式,破解“走访不全、信息不准”问题。各派出所联合小商小贩收集矛盾线索,排查出潜在的邻里纠纷45起,化解38起,移交7起。
“三个机制”激发活力。该局全面落实监督机制,每日监测数据、每周通报点评;建立保障机制,新建修缮派出所15个,新增警车12台;推行激励机制,评选优秀社区民辅警,激发队伍干事热情。
多元共治凝聚合力
智慧赋能提升质效
基层治理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协同作战”。扎赉特旗公安局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起“每日信息推送”协同机制,与民政、法院、卫健等多部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依托这一机制,该局实现了矛盾纠纷线索“当日推送、当日核查、当日反馈”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通过预警前置成功介入32起婚恋纠纷,有效避免6起可能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警务创新实践中,扎赉特旗公安局积极探索“科技+传统”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运用大数据分析、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能;另一方面,坚持“村两委带路、网格员同行”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这种“科技提效、传统暖心”的治理方式,既实现了警务工作的智能化升级,又筑牢了警民连心桥。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走访群众近30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3起;“110”警情同比下降6.5%,刑事警情下降70.4%,治安警情下降24.5%;群众对社区民警知晓率从35%提升至92%,实现了治安防控效能、警民互动质效、治理协同效能的“三提升”。
如今,民警穿梭在扎赉特旗的大街小巷,走进了农牧民家中,一张张警民联系卡成为公安机关连接千家万户的“连心桥”。扎赉特旗公安局用实实在在的创新实践,筑牢了辖区安全稳定屏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兴安盟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