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地处内蒙古西部,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企业集聚,人口流动频繁,经济发展活力强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逐步推进,各类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商事矛盾及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交织呈现,对司法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人民法院棋盘井法庭立足地区实际,积极践行“枫桥经验”,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目标,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多元解纷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消弥。
“法调”联动织密网
随着辖区邻里矛盾、物业纠纷等民事案件逐渐增多,安睦隆(蒙古语意为“平安和谐”)调解室依托法官专业指导与人民调解员属地优势,聚焦“案结事了人和”目标,以“法官+人民调解员”联动模式,集中化解物业、邻里纠纷、损害赔偿等常见矛盾纠纷,将调解工作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
一方面,该法庭联合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建立“庭社联动”调解机制,对适宜调解的案件提前介入,在社区、院落等人们熟悉的场景中开展调解,并用“家常话”讲清“法理情”;另一方面,在庭审中灵活运用“背对背”“面对面”等调解技巧,针对漏水、噪声、公共区域占用等常见邻里纠纷,结合民法典中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让当事人明白权利边界和责任承担。通过“法调”联动的方式,年均调解各类案件600余件。
“法商”携手优环境
针对企业间合同违约、债务清偿等商事纠纷,棋盘井法庭与工商联共建商事调解室,选聘特邀调解员、律师、企业、行业协会代表担任调解员,充实商事解纷力量,提升专业解纷效能,降低企业解纷成本。
在一起山西某公司与内蒙古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卖方设备逾期到货,导致买方拒绝支付剩余货款,双方因此引发争议。经过多轮调解,最终达成了双方均认可的分期付款协议,合同得以继续履行,合作关系也未受到影响,实现了纠纷化解、互利共赢。
“法庭+工商联”的调解方式实现了年均化解商事案件300余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经营信心找到了“最优解”。
“法仲”协作护民生
棋盘井地区企业集聚,劳动用工较多,劳资纠纷成为常见的纠纷类型。为应对劳资纠纷高发态势,棋盘井法庭与工会、劳动仲裁机构联合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室,建立“调解-仲裁-诉讼”的无缝衔接机制。
针对农民工欠薪、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伤赔偿等急难愁盼问题,棋盘井法庭形成解纷合力,实现快调快结,每年有超100件案件通过上述工作机制得到化解。
“法政”协同纳良策
棋盘井法庭成立代表委员工作室,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入驻工作室,参与调处土地征收补偿、生态治理等涉众型纠纷以及部分专业领域纠纷。
在系列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中,某热力公司为该地区住户提供供热服务,因该地区的多名住户未按期缴纳采暖费,该热力公司将这些住户起诉至法院,要求住户缴纳采暖费及滞纳金。承办法官了解到案件症结后,当即联系相关行业的代表、委员处理该起案件。某政协委员经与热力公司核实后,准确判断是供热公司的供热管网不符合最新的行业标准,才导致供热效果欠佳,随后,该政协委员向相关部门反映,要求督促供热公司迅速整改。最终,在政协委员和承办法官的共同调解下,供热公司承诺在本年度供热之前完成管网改造工作,小区住户也如数缴纳了采热费,该系列案件得以高效化解。
“法基”共治抓前端
嘎查村(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棋盘井法庭与嘎查村(社区)、网格员建立“法官包联+网格预警”机制,采取“网格”法官与基层组织联动的方式,定期开展矛盾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对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
在一起长达7年的土地纠纷案件中,矛盾双方因土地界限问题长期僵持,经仲裁、行政诉讼均未得到满意结果。在接到当地村委会的反映后,棋盘井法庭法官通过现场走访,全面了解该起纠纷的起因、现状,就双方二轮草牧场承包时期确切的界限位置询问了相关知情人员。在找准了矛盾症结后,“网格”法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经过多轮调解,该起纠纷得以化解,双方重新签订了草牧场承包合同。
棋盘井法庭以“多元共治”为轴心,将司法力量与基层治理资源深度融合,不仅大幅提升了解纷效率,更推动了“案结事了”向“事心双解”升华。下一步,棋盘井法庭将继续深化多元解纷体系建设,以更开放的姿态整合社会资源,以更精准的服务回应群众期盼,让“枫桥经验”在草原工业重镇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