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讯近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创新打造的“三站两中心”工作模式,成功入选由新华网主办的“2025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与发展大会”法治获得感典型案例。
面对案件长期高位运行的治理压力,赛罕区法院跳出“就案办案”的传统思路,创新构建“人大议案建议研发中心、政协提案研发中心+三级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的“三站两中心”工作模式,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开辟了新路径:代表委员“零距离”参与。人大议案建议研发中心、政协提案研发中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度参与调解、提出建议提案,让司法工作更贴近民生需求;法律智库“全方位”赋能。三级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集结法律智囊团,为复杂纠纷化解、治理决策提供专业支撑;治理效能“全链条”升级。把法院案件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转化为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与法律意见书,推动“办案”向“治案”“治域”升级,为党委政府决策装上“法治导航”。
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践行者,赛罕区法院用“三站两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它不仅是一套工作机制,更是一种治理理念--让司法不再局限于“结案”,而是延伸到“治未病”,让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下一步,赛罕区法院将继续深耕“三站两中心”模式,在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的浪潮中,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更多“赛罕元素”,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法治获得感。 (赛罕区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