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法治一线的“半日花”深夜奔袭上百里利剑出鞘促履行一起刑事案件调解背后的司法温度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97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28

绽放在法治一线的“半日花”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人民法院巾帼风采录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辽阔天地间,有一种名为“半日花”的植物。它扎根于贫瘠沙石,无畏酷暑严寒,花期虽短,却绽放得炽烈而坚定,成为这片土地上极具生命力的象征。“我们法院的女干警,就像草原上的半日花,根系深植法治沃土,始终迎着风雨挺立、向着阳光生长。”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慧卿深情地说道,“她们用坚定的法治信仰、细腻的司法情怀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在立案、审判、执行、调解、普法等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展现了新时代法院女干警的担当与风采。

法治信仰的坚定守望者

半日花之所以能在严酷的环境中屹立,得益于其深深扎入岩缝的根系。该院综合审判庭庭长斯琴高娃便是如此,她扎根基层审判工作近15载,将法治的根系深植于群众之中,让法律的光辉温暖千家万户。

去年寒冬,一位七旬老人因草场纠纷,步履蹒跚地来到法院。面对老人的焦虑与无助,斯琴高娃不仅耐心解释法律程序,更是不畏严寒,3次驱车百余里深入牧区实地勘验。得知部分牧户地处偏远、出行困难时,她当即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牧民家中”。最终,这场纠纷圆满落幕,老人紧握着她的手哽咽道:“闺女,你就像戈壁滩上的半日花,看着柔弱,骨子里却有压不垮的劲儿!”这句朴实的称赞,正是法院女干警们外柔内刚、坚韧不拔的最佳注脚。

司法智慧的巧妙运用者

半日花拥有在干旱中蓄积水分、等待绽放的智慧。该院刑事审判庭庭长阿日古娜,正是这样一位善于积累与运用司法智慧的法官。

在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严重,调解一度陷入僵局。阿日古娜深入了解背后积怨,发现矛盾根源并非伤害赔偿,而是持续多年的宅基地界限不清。她随即转变思路,以“远亲不如近邻”的视角化解纠纷,邀请镇村干部参与调解,并耐心向双方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及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引导他们理性解决纠纷。最终,不仅案件达成调解,困扰双方的宅基地界限问题也彻底解决,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该案的代理律师感慨:“阿庭长就像半日花懂得蓄水一样,总能精准把握情、理、法的平衡点,让矛盾化解得既彻底又暖心。”

司法为民的深情践行者

半日花不与百花争艳,只在属于自己的时节静静绽放,却能芬芳一方天地。该院民事审判领域的女法官们,便是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半日花”。她们创新完善“巡回审判+”工作模式,三年来足迹遍布全旗各个苏木乡镇,累计行程超2万公里,将法庭“搬”到牧民的帐篷前、田地边,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最令人动容的,是她们将审判台化作守护生命的“安全线”。在一起婚姻家事案件中,男方争执时不慎将数月大的婴儿摔伤,孩子生命垂危。女法官们当即突破常规庭审程序,第一时间联合调解员、妇联、民政局、社区等力量组建“护蕾”调解队。她们往返医院探望婴儿、倾听母亲的诉求,又多次深入看守所,对男方开展法治教育与情感感化。最终,在情理法的共同感召下,男方真诚悔过,女方也愿意给予修复家庭的机会,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又重获生机。

这朵开在群众心田的“半日花”,用细腻的关怀让庄严的司法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基层阵地的温情守护者

半日花簇拥生长,在最偏远的地方点亮星火。基层人民法庭的女干警们,正是这星火的守护者。该院棋盘井法庭庭长李静,以专业的素养和担当的精神,赢得了园区企业的广泛赞誉。

此前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曾让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陷入难解僵局:工程中途解约,已完工部分未及决算,第三方接续施工后,权责边界更加模糊。对此,李静没有选择“一判了之”的便捷路径,而是穿透案件表象,精准锁定工程量认定这一矛盾核心。她迅速启动司法鉴定程序,用客观结论筑牢纠纷化解的事实根基后,突破传统调解思维,创新性将后续施工方纳入协商体系,搭建起三方平等对话的平台。经过多轮沟通,最终推动三方达成平衡各方利益的和解方案,实现“一案解多纷”的实效。更难得的是,调解协议签订后,双方均自觉履行完毕,真正做到了“定分止争”。

正如半日花扎根荒野、向阳而生,基层人民法庭的女干警以专业的智慧让法治阳光撒满基层角落,让公平正义成为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时代风采的集体展现者

单株的半日花或许柔弱,但连片绽放时,却能染红整个戈壁荒原。鄂托克旗法院的女干警群体,便有着这样“聚沙成塔”的力量--尤其是在执行攻坚战中,执行局和法警大队的女干警们丝毫不逊男同事,她们24小时备勤、随时待命,用行动诠释“巾帼不让须眉”。

一个寒冬的深夜,执行局法官娜日接到紧急线索:拖欠农牧民草料款的被执行人正准备连夜驾车逃离。她来不及多备衣物,火速联系该院法警大队政委吉苏玛组建临时执行小组,顶着风雪赶往被执行人可能途经的高速路口。经过数小时蹲守,最终成功拦截。面对被执行人的抵触,娜日一方面严肃告知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又体谅其经营困难,耐心组织双方协商,最终达成分期履行协议,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法治文明的辛勤播种者

半日花凋谢后会结出饱满的籽实,确保生命得以延续。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全区优秀法官”苏都带领的“巾帼宣讲团”便承袭了这一特质,她们精心打造的“鄂托克法治课堂”,已成为当地法治建设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宣讲团围绕“妇女权益保障”“送法进企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润校园,护航成长”等主题,深入全旗54家企业、57个嘎查村、22个社区、15所中小学校,惠及群众1.2万余人次。此外,她们创新采用“法治那达慕”的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牧民集会、传统节庆,让枯燥的法条变成鲜活的故事,让普法宣传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我们要像半日花传播种子那样,把法治的精神播撒到草原的每一个角落,让尊法守法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苏都的话铿锵有力,道出了女干警们传承法治文明的决心。

岁月流转,高原上的半日花年年绽放;初心不改,法院女干警的法治担当始终如一。愿这群绽放在法治沃土上的“半日花”,能继续迎着风雨、向着阳光,在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苍茫天地间,书写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巾帼华章。

(金豆)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