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派出所让平安在“家门口”升级派驻法制员下沉社区法治服务暖民心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1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27

五一派出所让平安在“家门口”升级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安全、体验幸福的“第一现场”。今年以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五一派出所始终聚焦群众在安全保障、矛盾化解、民生帮扶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以精细化警务服务为切入点,围绕社区矫正、矛盾调解、反诈防骗三大重点领域精准发力,通过创新工作方法、主动担当作为,不仅筑牢了平安防线,更传递出执法为民的温度与情怀,彰显了法治力量。

普法宣传

“帮扶+监管”双管齐下

让矫正之路有温度也有方向

今年8月,矫正人员徐某因多次求职失败后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不配合矫正的倾向。社区民警与司法所所长第一时间上门走访,耐心倾听徐某的诉求。了解到他有仓储管理和货物整理的经验后,民警主动对接社区连锁超市,为他争取到理货员的岗位。上岗后,民警持续跟踪关注,及时帮助他解决同事协作、适应工作流程等问题。最终,徐某逐步重拾生活信心,顺利融入社会。

针对社区矫正人员融入难、需引导的特点,五一派出所联合司法所创新实施“联合帮扶+动态监管”工作模式,通过定期走访,精准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对有就业意愿的人员,联动社区就业服务站提供岗位推荐、面试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对情绪不稳定、心理压力大的人员,协调专业心理咨询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重建自信。

“靶向调解+基层联动”让邻里之间少隔阂多和睦

面对辖区内平房分布散乱、老年居民多、矛盾纠纷易发的情况,五一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推行“靶向调解+基层联动”工作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居民刘大爷有在墙角堆放大量废品的习惯,邻居担心天干物燥引发火灾,多次劝说无果,双方由此发生冲突。接到反映后,民警与社区工作者立即上门,先以“拉家常”的方式缓和刘大爷的情绪,再结合真实火灾案例讲解杂物堆积的风险。见刘大爷虽意识到杂物堆积存在安全隐患,却因年迈体弱无力自行清理,民警和社区人员立即行动,帮其将杂物分类打包,并联系回收站上门处理。杂物清了,隐患除了,邻里关系也缓和了,刘大爷感动地说:“你们真是居民的贴心人。”

“快速侦办+追赃挽损”

守好群众钱袋子更守住人心

今年年初,居民兰某轻信“高收益投资平台”,先后转账7万元,发现无法提现后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五一派出所接警后迅速启动侦查机制,仅用3个工作日就帮兰某追回全部损失。随后,兰某将一面写有“为民办实事赢得百姓心”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连连称赞:“你们破案神速,真是人民的好警察。”

为全力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五一派出所创新建立“快速侦办+追赃挽损”工作机制,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第一时间联动反诈中心精准研判,同步追踪资金流向,最大限度阻断赃款转移渠道,切实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从助力矫正人员徐某重拾生活信心、顺利融入社会,到化解刘大爷家杂物堆积引发的邻里矛盾,再到建立“快速侦办+追赃挽损”机制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五一派出所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根基层治理一线,不仅彰显了公安机关的力度与效率,更传递出执法为民的温度与情怀。今后,五一派出所将继续优化工作方法、深化部门协作,让社区安全防线更加牢固,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安全中感受幸福。

(乌兰浩特市公安局供稿)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